天敌对烟粉虱捕食作用的SCAR标记检测

被引:16
作者
吕志创
张桂芬
万方浩
邓国荣
机构
[1]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广西大学农学院 农业部外来入侵生物预防与控制研究中心,北京
[2] 广西大学农学院,南宁,农业部外来入侵生物预防与控制研究中心,北京,农业部外来入侵生物预防与控制研究中心,北京,南宁
关键词
烟粉虱; RAPD-PCR; SCAR标记法; 捕食性天敌; 消化道内容物检测;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476.2 [];
学科分类号
0904 ;
摘要
以烟粉虱和捕食性天敌为研究对象,采用特征序列扩增区域(SCAR)标记法,通过对目的片段的克隆与测序设计烟粉虱特征片段扩增引物,检验该引物的种、虫态及性别特异性,并利用该引物检测捕食性天敌对棉田烟粉虱的捕食作用。研究结果表明,利用SCAR标记法获得了长度为347bp的烟粉虱特异性片段(GenBank登录号为AY841800),根据此片段的碱基序列设计烟粉虱特异引物1对TB-F/TB-R94585,其扩增片段约为240bp;种特异性检验结果表明,该引物只对烟粉虱具有扩增能力,对温室粉虱及其它相关种类不具有扩增效果;同时该引物对不同虫态、不同性别的烟粉虱具有同样的扩增效应。田间检测结果表明,同种天敌昆虫幼体捕食作用检出率高于成虫;在所检测的4类群9种捕食性天敌中,龟纹瓢虫幼虫、异色瓢虫幼虫、草蛉幼虫及东亚小花蝽成虫和蜘蛛对烟粉虱捕食作用的检出率高于50%。
引用
收藏
页码:1167 / 1173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关于烟粉虱大发生的思考 [J].
张芝利 .
北京农业科学, 2000, (S1) :1-3
[2]   害虫对吡虫啉抗性的研究进展 [J].
赵建周 .
植物保护, 1998, (06) :41-42
[3]  
Development of a monoclonal antibody to detect predation of the sweetpotato whitefly,Bemisia tabaci[J] . James R. Hagler,Albert G. Brower,Zhijian Tu,David N. Byrne,Debbie Bradley-Dunlop,F. Javier Enriquez. &nbspEntomologia Experimentalis et Applicata . 1993 (3)
[4]   OPTIMIZING THE GENERATION OF RANDOM AMPLIFIED POLYMORPHIC DNAS IN CHRYSANTHEMUM [J].
WOLFF, K ;
SCHOEN, ED ;
PETERSVANRIJN, J .
THEORETICAL AND APPLIED GENETICS, 1993, 86 (08) :1033-1037
[5]   DEVELOPMENT OF RELIABLE PCR-BASED MARKERS LINKED TO DOWNY MILDEW RESISTANCE GENES IN LETTUCE [J].
PARAN, I ;
MICHELMORE, RW .
THEORETICAL AND APPLIED GENETICS, 1993, 85 (08) :985-993
[6]   利用mtDNA COⅠ基因序列鉴定我国烟粉虱的生物型 [J].
罗晨 ;
姚远 ;
王戎疆 ;
阎凤鸣 ;
胡敦孝 ;
张芝利 .
昆虫学报, 2002, (06) :759-763
[7]   用ELISA方法研究稻田节肢动物的食物关系 [J].
刘雨芳 ;
张古忍 ;
古德祥 ;
温瑞贞 .
昆虫学报, 2002, (03) :352-358
[8]   银叶粉虱发生的指示植物——西葫芦银叶 [J].
胡敦孝 ;
吴杏霞 .
植物检疫, 2001, (03) :132-136+194
[9]   北京地区烟粉虱Bemisia tabaci(Gennadius)调查初报 [J].
罗晨 ;
张君明 ;
石宝才 ;
张帆 ;
张芝利 .
北京农业科学, 2000, (S1) :42-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