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尺度作物生产力对全球变化响应的研究进展及展望

被引:10
作者
王宗明
张柏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
[2] 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 长春
[3]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4] 长春
基金
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大项目;
关键词
气候变化; 作物模拟模型; 气候模式; 地理信息系统;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181 [农业生态学];
学科分类号
071012 ; 0713 ;
摘要
作物生产力对气候变化高度敏感,因而成为全球气候变化科学研究中的焦点问题之一。开发作物生产力的区域模型,与区域气候模式相耦合,有利于对作物生产力形成过程中的时间和空间变量进行分析,为针对各地不同的气候、土壤、作物与耕作管理条件制定适应性对策奠定基础。本文综述了作物生产力对CO2 增加和气候变化响应的研究方法,指出应用遥感、地理信息技术与作物模拟技术、高分辨率的区域气候变化模式相结合,研究区域尺度上的作物生产力及其气候变化响应是未来研究的热点和发展方向
引用
收藏
页码:112 / 115+118 +118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9 条
[1]   CO2浓度倍增及气候变暖对农业生产影响的诊断与评估 [J].
王修兰 ;
徐师华 ;
崔读昌 .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2003, (04) :52-53
[2]   全球变化科学领域的若干研究进展 [J].
叶笃正 ;
符淙斌 ;
董文杰 ;
温刚 ;
延晓冬 .
大气科学, 2003, (04) :435-450
[3]   全球变化的区域响应和适应 [J].
符淙斌 ;
董文杰 ;
温刚 ;
叶笃正 .
气象学报, 2003, (02) :245-250
[4]   开放式空气CO浓度增高对水稻产量形成的影响 [J].
黄建晔 ;
杨洪建 ;
董桂春 ;
王余龙 ;
朱建国 ;
杨连新 ;
单玉华 .
应用生态学报, 2002, (10) :1210-1214
[5]   地球逐渐变暖 人类不寒而栗 [J].
丁一汇 .
科学中国人, 2002, (10) :36-38
[6]   基于GIS的黄土丘陵沟壑区作物生产潜力模拟研究 [J].
李忠武 ;
蔡强国 ;
Scott Mitchell ;
唐政洪 ;
Ferko Csillag .
生态学报, 2002, (03) :311-317
[7]   气候变化对中国南方水稻生产的阶段性影响及适应性对策 [J].
葛道阔 ;
金之庆 ;
石春林 ;
高亮之 .
江苏农业学报, 2002, (01) :1-8
[8]   长江下游平原小麦生长季气候变化特点及小麦发展方向 [J].
金之庆 ;
石春 ;
葛道阔 ;
高炜 .
江苏农业学报, 2001, (04) :193-199
[9]   农田生态系统模型与农业资源高效利用 [J].
于强 ;
王天铎 .
世界科技研究与发展, 2001, (05) :22-27
[10]   黄土高原地区小麦生产潜力模拟研究 [J].
李军 ;
王立祥 ;
邵明安 ;
樊廷录 .
自然资源学报, 2001, (02) :161-1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