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牛子宫内膜炎病原菌的分离鉴定及ε-多聚赖氨酸的抑菌作用

被引:3
作者
陈星
胡松华
曹立亭
机构
[1] 浙江大学动物科学学院动医系
关键词
ε-多聚赖氨酸; 子宫内膜炎; 分离鉴定; 抑菌作用;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858.23 [牛];
学科分类号
摘要
为了研究ε-多聚赖氨酸对奶牛子宫内膜炎病原菌的抑菌作用,采集杭州地区患牛子宫内膜分泌物病料26份进行细菌分离鉴定及药敏试验,并采用试管稀释法测定了ε-多聚赖氨酸对分离到的病原菌的最小抑菌浓度。结果,从26头子宫内膜炎患牛的子宫分泌物中检测到21份分泌物中有细菌,分别是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19.2%,5/26)、牛链球菌(15.4%,4/26)、化脓链球菌(7.7%,2/26)、大肠杆菌(15.4%,4/26)、普通变形杆菌(30.8%,8/26)、肺炎克雷伯菌(11.5%,3/26);5份分泌物中未检测到细菌(19.2%,5/26)。药敏试验结果表明,多数病原菌对多西环素和苯唑青霉素耐药,但对环丙沙星、庆大霉素、氧氟沙星敏感。试管稀释法结果表明,ε-多聚赖氨酸对子宫分离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IC)为45~215μg/mL。由于ε-多聚赖氨酸对奶牛子宫内膜炎致病菌具有良好的抑菌作用以及在食品中的安全性,有必要进一步研究其对奶牛子宫内膜炎的治疗作用。
引用
收藏
页码:1 / 5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3 条
[1]   奶牛子宫内膜炎致病菌的分离与鉴定及耐药性分析 [J].
张维军 ;
赵宏坤 ;
杨少华 ;
王长法 ;
高运东 ;
仲跻峰 .
中国畜牧兽医, 2006, (11) :28-31
[2]   奶牛子宫内膜炎病原菌的分离鉴定及中药的抑菌作用 [J].
孔祥峰 ;
胡元亮 ;
杨龙圣 ;
卢宇 ;
芮荣 ;
张宝康 .
畜牧与兽医, 2005, (09) :15-18
[3]   奶牛子宫内膜炎的诊断与防治 [J].
于万才 ;
史同瑞 ;
冯志丹 ;
黄俊武 .
中国乳业, 2005, (01) :33-36
[4]   奶牛子宫内膜炎综述 [J].
岳春旺 ;
孙茂红 ;
段刚 ;
白升 .
中国草食动物, 2004, (02) :44-46
[5]   新型生物防腐剂——聚赖氨酸 [J].
金丰秋 ;
金其荣 .
中国食品添加剂, 2003, (05) :87-73
[6]   奶牛饲养管理系列讲座之八——奶牛子宫内膜炎的防治 [J].
宋洛文 ;
陆东锋 .
农家参谋, 2002, (09) :29-29
[7]   家畜子宫内膜炎的中草药治疗综述 [J].
宋晓平 ;
王建辰 .
中兽医学杂志, 2001, (01) :33-36
[8]   产后健康母牛与子宫炎牛子宫内细菌分离与鉴定 [J].
王良娟,李跃民,马勋,周霞,王晓兰,秦学敏,王新华,魏学良 .
甘肃畜牧兽医, 1996, (02) :11-12
[9]  
药理实验方法学[M]. 人民卫生出版社 , 徐叔云等 主编, 1982
[10]  
Postpartum uterine health in cattle[J] . I.M Sheldon,H Dobson.Animal Reproduction Science . 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