褐土耕地肥力质量与作物产量的变化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17
作者
田有国 [1 ]
张淑香 [2 ]
刘景 [2 ]
徐明岗 [2 ]
李昆 [3 ]
机构
[1] 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
[2]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
[3] 成都土壤肥料测试中心
关键词
土壤肥力; 褐土; 作物产量;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158 [土壤肥力(土壤肥沃性)];
学科分类号
0903 ; 090301 ;
摘要
对26个20多年长期定位试验的褐土土壤肥力质量和产量变化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从1986年到2006年,褐土区土壤有机质含量由11.50 g/kg上升到15.75 g/kg;全氮由0.73 g/kg上升到1.07 g/kg;碱解氮含量由73.5 mg/kg上升到94.6 mg/kg,20年增加了21.1 mg/kg;有效磷含量19982~006年增加幅度较大,由18.1 mg/kg上升到28.7 mg/kg,年增加1.3 mg/kg;速效钾含量也随时间呈一定的增加趋势。总之,褐土肥力总体呈稳中有升的趋势。土壤有机质、全氮、碱解氮和有效磷含量的上升趋势较土壤速效钾明显,土壤酸碱度保持基本稳定,作物产量也呈现了一定上升趋势。
引用
收藏
页码:105 / 111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20 条
[1]   河南省主要耕地土壤肥力监测报告 [J].
慕兰 ;
郑义 ;
申眺 ;
葛树春 .
中国土壤与肥料, 2007, (02) :17-22
[2]   苏州城市边缘带土壤综合肥力质量时空特征 [J].
周峰 ;
陈杰 ;
李桂林 ;
黄辉 ;
檀满枝 ;
张学雷 ;
孙燕瓷 ;
王辉 .
土壤通报, 2007, (01) :6-10
[3]   黄河三角洲土壤肥力质量的时空演变——以垦利县为例 [J].
李新举 ;
胡振琪 ;
刘宁 ;
赵庚星 ;
田素峰 .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006, (06) :778-783
[4]   县域土壤有机质动态变化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J].
刘云慧 ;
宇振荣 ;
张风荣 ;
宋春梅 ;
刘云 .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005, (03) :294-301
[5]   长期定位施肥小麦—玉米轮作制度下土壤有机质质量演变规律 [J].
韩志卿 ;
张电学 ;
陈洪斌 ;
常连生 ;
于玉桥 ;
刘东强 ;
王介元 .
河北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 2003, (04) :10-14
[6]   稻麦轮作田改为保护地菜田土壤肥力质量的演变 [J].
黄锦法 ;
曹志洪 ;
李艾芬 ;
张蚕生 .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003, (01) :19-25
[7]   土壤质量及其评价 [J].
郑昭佩 ;
刘作新 .
应用生态学报, 2003, (01) :131-134
[8]   丘陵红壤耕作利用过程中土壤肥力的演变和预测 [J].
孙波 ;
王兴祥 ;
张桃林 .
土壤学报, 2002, (06) :836-843
[9]   辽西褐土施肥及养分循环再利用中长期试验Ⅲ.磷和氮在堆腐过程中的循环率及有机肥料中养分利用率 [J].
宇万太 ;
张璐 ;
沈善敏 ;
廉鸿志 .
应用生态学报, 2002, (11) :1407-1409
[10]   冀东地区褐土土壤有机质平衡与调控研究 [J].
韩志卿 ;
张电学 ;
王介元 ;
陈洪斌 ;
刘东强 .
河北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 2000, (01) :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