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对虾暴发性流行病防治措施

被引:7
作者
孙伯伦
张国清
王小波
余晓亭
国际翔
机构
[1] 辽宁省锦州市水产研究所
[2] 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 中国辽宁省锦州市
[3] 中国辽宁省锦州市
[4] 中国辽宁省沈阳市
关键词
对虾; 暴发性流行病; 寄主; 斑尾复(鱼段)虎鱼; 二氧化氯;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945.1 [虾类];
学科分类号
0906 ;
摘要
本文分析了1993年以来养殖对虾暴发性流行病传播途径和可能寄主的研究结果以及养虾群众的虾病防治经验,提出了以下主要防治措施: 1、养虾开始前彻底消灭虾池中可能存在的底栖甲壳类,养虾生产中切实防止池外虾蟹进入虾池。 2、对虾养殖池内引进一定数量的斑尾复(鱼段)虎鱼,消灭患病对虾和其他对虾暴发性流行病病原的可能寄主。 3、养虾过程中定期使用ClO2消毒,控制虾池中有害微生物的数量。 在实施以上措施的同时,特别注意使用优质饲料,优化养殖环境。三年来,在近千亩左右虾池的实践中取得了较好的养虾业绩,最高单产150kg/亩。
引用
收藏
页码:1 / 4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天津厚蟹感染对虾杆状病毒及对虾暴发性流行病防治途径的初步研究 [J].
孙伯伦 ;
刘贵家 ;
张国清 ;
刘维民 .
水产科学, 1997, (02) :3-6
[2]   生态防治虾病效果好 [J].
徐君义 .
科学养鱼, 1997, (03) :31-31
[3]   用二氧化氯预防和控制水产养殖中传染性疾病的消毒工艺 [J].
宋怀龙 .
中国水产, 1997, (02) :30-31
[4]   虾池中病毒介体的研究 [J].
严隽箕 .
水产科学, 1995, (06) :6-8
[5]   对虾杆状病毒感染螃蟹组织的电镜观察 [J].
国际翔 ;
王丽霞 ;
李文清 ;
刘丹 ;
王书锦 .
应用生态学报, 1995, (03) :305-307
[6]   辽宁沿海养殖对虾爆发性病害的病因分析 [J].
国际翔,王丽霞,李文清,刘丹 ;
孙伯伦 .
电子显微学报, 1994, (05) :355-355
[7]   斑尾复鰕虎鱼的生物学研究 [J].
孙帼英 ;
陈建国 .
水产学报, 1993, (02) :146-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