汶川地震灾区居民社会支持网——基于农村低保居民社会支持网的比较分析

被引:3
作者
王卓 [1 ]
莫丽平 [2 ]
曹丽 [3 ]
机构
[1] 四川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2] 贵州大学人文学院
[3] 四川大学灾后重建与管理学院
关键词
汶川地震; 灾后重建; 社会关系; 社会支持网;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632.5 [救灾]; C912.3 [社会关系、社会约制];
学科分类号
0837 ;
摘要
汶川地震影响了灾区居民的社会支持体系,灾区居民社会支持网规模小于农村低保居民。亲属关系主要提供经济支持和生活物品支持。非亲属关系主要提供劳务支持和社交支持。灾区居民社会支持网中主要关系类型由强到弱依次为:配偶—父母—兄弟姐妹—子女—朋友—邻居—其他亲戚—同事。"志愿者/社工/大学生"微弱呈现在灾区居民社会支持网中。灾后重建四年来,灾区居民社会支持网尚未复原。建议政府在灾后重建硬件建设任务完成之后,加大力度组织发展灾区经济,确保灾区居民生计安全;政府和社会组织合力推进灾后社区建设,恢复重建灾区居民社会支持体系。
引用
收藏
页码:127 / 136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7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