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茎尖愈伤组织的诱导和组织再生初报

被引:6
作者
蔡以欣
葛扣林
邹高治
杨金水
杨连福
机构
[1] 复旦大学遗传所植物遗传工程组
关键词
愈伤组织; 幼苗; 创伤组织; 水稻; 茎尖;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正> 引言自从Furuhashi和Yatazawa(1964)首先应用水稻茎节诱导愈伤组织获得成功以来,Nishi等(1968)和Yatazawa等(1967、1968)用根,Yamada等(1967)用根和茎节,Maeda(1965、1967、1969、1971)用幼苗和胚等,Wu和Li(1971)用叶鞘,Nakano等(1974、1975)用未成熟的胚乳以及Inoue和Maeda(1976)用种子或幼苗,也都先后获得了愈伤组织。而将水稻愈伤组织首次培养成苗者则为Niohi等(1968)。但迄今为止,在水稻中还未见有利用茎尖培养成苗的报导(Reinert等1977;Yamada,1977),这可能是由于水稻茎尖不易诱导形成愈伤组织之故(Inoue和Maeda,1976)。本报导系利用水稻的茎尖组织进行培
引用
收藏
页码:5 / 7
页数:3
相关论文
empty
未找到相关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