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家庭农场经营特征与制度实践:耕地可持续利用视角

被引:7
作者
袁梦 [1 ]
陈章全 [2 ]
尹昌斌 [1 ]
陈世雄 [2 ]
易小燕 [1 ]
边全乐 [3 ]
尤飞 [1 ]
吴勇 [4 ]
机构
[1]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
[2] 农业部发展计划司
[3] 中国农学会
[4] 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
关键词
德国; 家庭农场; 经营特征; 制度实践; 耕地可持续利用; 启示;
D O I
10.13856/j.cn11-1097/s.2017.11.003
中图分类号
F351.6 [];
学科分类号
020205 ; 1203 ; 0202 ;
摘要
家庭农场作为德国重要的农业经营主体,为德国农业的发展与耕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起到了重要作用。本文以在德国学习培训期间的调研考察为基础,对德国家庭农场的经营特征与制度实践进行了梳理和分析。从经营特征看,德国家庭农场经营规模平均在58.3hm2,并以中小型家庭农场为主,100hm2以下家庭农场占比87.66%;种植作物多样化,实施覆盖耕作,并积极采用有机肥和绿肥,实现耕作方式绿色化;将3S技术(遥感技术RS、地理信息系统GIS、全球定位系统GPS)广泛运用到生产经营中,实现农业生产与管理精准化;积极采取种地与养地相结合,实现了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农场主年轻化,35~65岁的农场主占比86.7%,且都接受过专业系统的农业教育或培训,掌握农业生产与管理的相关技能。从制度层面看,制定了详尽的耕地保护法律措施,实施可持续发展的农业补贴政策,推进3S技术推广与应用,实现农业生产全面监测,实行农业经营者准入制度,形成产学研紧密结合,为家庭农场采取可持续的耕地利用方式提供了制度保障。最后提出德国家庭农场经营对中国的启示:加快立法进程,系统设计中国家庭农场的法律体系;改进农业补贴方式,引导家庭农场自发性地保护耕地;强化农业信息系统建设,稳步推进精准农业;推进产学研结合,培育新型职业农民。
引用
收藏
页码:16 / 20+162 +162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4 条
[1]   德国精准农业做法及启示——以百年农场Gut Derenburg为例 [J].
陈章全 ;
吴勇 ;
陈世雄 ;
边全乐 ;
曹崇建 ;
陈宇 ;
尹昌斌 ;
尤飞 ;
易小燕 ;
尚斌 ;
朱岗 ;
王远吉 .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2017, 38 (05) :222-229
[2]   德国农地管理与农业经营体系研究 [J].
周应恒 ;
俞文博 ;
周德 .
改革与战略, 2016, 32 (05) :150-154
[3]   德国农业对我国的启示 [J].
马凯 ;
赵海 .
中国食品, 2016, (04) :36-37
[4]   家庭农场发展的国际经验及其借鉴 [J].
陈丹 ;
唐茂华 .
湖北社会科学, 2015, (04) :78-82
[5]   家庭农场发展的荷兰样本:经营特征与制度实践 [J].
肖卫东 ;
杜志雄 .
中国农村经济, 2015, (02) :83-96
[6]   家庭农场法律促进的国际经验 [J].
李波 ;
李晴 .
苏州大学学报(法学版), 2014, 1 (04) :81-88
[7]   德国污染土壤治理情况和相关政策法规 [J].
周昱 ;
刘美云 ;
徐晓晶 ;
保嶽 ;
陈辉 .
环境与发展, 2014, 26 (05) :32-36
[8]   家庭农场的实践界定、资格条件与登记管理——基于政策分析的视角 [J].
高强 ;
周振 ;
孔祥智 .
农业经济问题, 2014, 35 (09) :11-18+110
[9]   德国农业经营体系研究 [J].
蔡伟 ;
杜丹 .
世界农业, 2014, (07) :166-168
[10]   我国家庭农场发育的动力与困境及其可持续发展机制构建 [J].
王建华 ;
李俏 .
农业现代化研究, 2013, 34 (05) :552-5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