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口生育水平低在何处——基于六普数据的分析

被引:35
作者
郭志刚 [1 ,2 ]
机构
[1] 北京大学中国社会发展研究中心
[2] 北京大学社会学系
关键词
六普; 生育水平; 婚育推迟; 终身生育水平;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C924.2 [中国人口];
学科分类号
1407 ;
摘要
文章通过对中国第六次人口普查生育数据的分析发现,近年来二孩和多孩的总和生育率比过去略有提高,而六普数据显示的极低生育水平的主要原因在于一孩总和生育率显著下降,其中居住于农村的育龄妇女的一孩生育率下降明显,其原因是近年来农村婚育年龄推迟,导致农村育龄妇女的未婚比例显著提高。在排除了六普育龄妇女孩次结构的影响后,六普的递进生育率水平实际上与2005年的水平相当。所以,从总和生育率降低的孩次特征及其影响原因来看,六普数据显示的低生育水平并不能简单归结为生育漏报。另外,六普数据反映出中国妇女终身生育水平已接近1.5,基本达到了现行生育政策的要求。
引用
收藏
页码:2 / 10+126 +126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2 条
[1]   中国的低生育水平及相关人口研究问题 [J].
郭志刚 .
学海, 2010, (01) :5-25
[2]   递进人口发展模型的提出与总和递进指标体系的确立 [J].
马瀛通 ;
王彦祖 ;
杨书章 .
人口与经济, 1986, (02) :40-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