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安桥水电站弃渣场边坡不同部位土壤物理性质特征分析

被引:5
作者
贺莉莎
陈奇伯
姜文达
吴晋霞
姚红胜
机构
[1] 西南林业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关键词
水电站; 弃渣场; 坡位; 土壤物理性质;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152 [土壤物理学];
学科分类号
0903 ; 090301 ;
摘要
【目的】研究弃渣场不同地形部位条件下土壤物理性质的差异,以期为类似地区水电站项目弃渣场土地复垦和生态重建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金安桥水电站2#弃渣场为研究对象,以原生植被区为参照,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的方法研究了2#弃渣场不同坡位、平台以及原生植被区的土壤物理性质差异特征。【结果】①土壤水分含量以原生植被区最高,不同坡位的土壤水分含量大小表现为平台>中坡>上坡>下坡,且表现出下层土壤含水量高于表层土壤含水量;2#弃渣场各样地土壤含水量之间以及同一样地不同土层深度之间均存在显著性差异;②在粒径组成方面,渣场不同坡位的>4mm粒径的颗粒组成百分比以上坡最高,其余依次为平台>中坡>下坡,2#弃渣场的表层渣体粒径都较粗,下层渣体粒径略小于表层土壤;③土壤容重和土壤孔隙度表现出显著的相关性,各坡位的土壤容重在1.62~1.92g/cm3之间,上坡的土壤容重最小,土壤孔隙度最大;在垂直分布上,随土层深度的增加土壤容重呈下降的趋势;2#弃渣场各样地土壤容重之间以及同一样地不同土层的深度之间均存在显著差异。【结论】2#渣场各部位的土壤物理性质均比对应的原生植被区的物理性质差,不利于植被的自然恢复。
引用
收藏
页码:193 / 197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2 条
[1]  
Spatial variability of wheat yield and soil properties on complex hills. Miller PM, Singer MJ, Nielsen DR. Soil Science Society of America Journal . 1988
[2]   黄土高原植被恢复的水分生态环境研究 [J].
胡良军 ;
邵明安 .
应用生态学报, 2002, (08) :1045-1048
[3]   不同利用方式与坡位土壤物理性质及养分特征分析 [J].
高雪松 ;
邓良基 ;
张世熔 .
水土保持学报, 2005, (02) :53-56+60
[4]   湘潭锰矿矿渣废弃地植被修复前的土壤诊断 [J].
方晰 ;
田大伦 ;
谢荣秀 .
生态学报, 2006, (05) :1494-1501
[5]  
土壤理化性质. 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 1978
[6]   长江上游云南松林水土保持生态效益的研究 [J].
袁春明 ;
郎南军 ;
孟广涛 ;
方向京 ;
李贵祥 ;
温绍龙 ;
郑科 ;
不详 .
水土保持学报 , 2002, (02) :87-90
[7]   黄土高原恢复植被防止土地退化效益研究 [J].
常庆瑞 ;
安韶山 ;
刘京 ;
王斌 ;
魏永胜 ;
不详 .
土壤侵蚀与水土保持学报 , 1999, (04) :6-9+44
[8]   黄土高原土壤抗蚀性研究 [J].
王佑民,郭培才,高维森 .
水土保持学报 , 1994, (04) :11-16
[9]  
Soil properties associated with landscape position. Brubaker S C, Jones A J, Lewis D T, et al. Soil Science Society of America Journal . 1993
[10]  
土壤肥力物质基础及其调控[M]. 科学出版社 , 陈恩凤 编著, 19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