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主成分分析和熵值法的智慧城市发展现状研究

被引:13
作者
张宁
盛武
机构
[1] 安徽理工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关键词
智慧城市; 熵值法; 主成分分析法; 评价指标;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299.2 [中国]; F49 [信息产业经济];
学科分类号
1204 ; 1201 ;
摘要
为提高国内智慧城市建设水平,结合现有的智慧城市评价指标与各智慧城市发展的实际情况,选用经济水平、环境治理、基础设施等5个一级评价指标,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和熵值法对北京、上海等10个样本城市进行综合分析,找出影响智慧城市建设的关键因素以及各城市的智慧城市建设水平。结果表明:影响智慧城市建设的因素众多,其中,经济实力、人才支撑、科技创新能力是重要影响因素;我国智慧城市建设存在发展水平不均衡,不同城市之间发展差异较大的现象;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在智慧城市建设中已取得显著成效。
引用
收藏
页码:30 / 35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基于系统动力学的包头市智慧城市评价体系研究 [J].
孙斌 ;
严波 ;
尚雅楠 .
城市发展研究 , 2016, (08) :6-11
[2]   基于主成分分析和熵值法的高校科技创新能力评价 [J].
韩晓明 ;
王金国 ;
石照耀 .
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5, 17 (02) :83-88+92
[3]   智慧城市评价指标和评估方法的探讨 [J].
龚炳铮 .
办公自动化, 2015, (02) :38-42
[4]   基于主成分方法的我国智慧城市发展潜力评价——根据东部11个城市的数据 [J].
刘笑音 ;
郑淑蓉 .
科技管理研究, 2013, 33 (22) :75-79
[5]   基于熵值法的山东省城镇化质量测度及空间差异分析 [J].
王富喜 ;
毛爱华 ;
李赫龙 ;
贾明璐 .
地理科学, 2013, 33 (11) :1323-1329
[6]   智慧城市及其评价指标和评估方法研究 [J].
李健 ;
张春梅 ;
李海花 .
电信网技术, 2012, (01) :1-5
[7]   乡镇土地集约利用评价及驱动因素分析 [J].
赵丽 ;
付梅臣 ;
张建军 ;
郑新奇 .
农业工程学报, 2008, (02) :89-94
[8]  
多元统计分析与SPSS应用[M]. 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 , 汪冬华, 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