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12 条
不同施肥处理对晚粳稻‘浙粳22’产量和养分吸收的影响
被引:12
作者:
吴春艳
[1
]
唐旭
[1
]
陈义
[1
]
杨生茂
[1
]
叶胜海
[2
]
机构:
[1] 浙江省农业科学院环境资源与土壤肥料研究所
[2] 浙江省农业科学院作物与核技术利用研究所
来源:
基金:
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
关键词:
‘浙粳22’;
产量;
养分吸收量;
养分收获指数;
当季表观利用率;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511.22 [];
学科分类号:
0901 ;
摘要:
以‘浙粳22’为材料,研究不同施肥水平下‘浙粳22’的产量及养分吸收、利用效率的差异。结果表明,‘浙粳22’以有机无机肥配施(MNPK)处理的产量最高、经济效益最好,增产53%,增产效果显著优于不施肥区(CK)、有机肥(M)单施区及氮钾(NK)配施区;氮磷(NP)配施水稻增产38%,有机肥及增量无机肥(MNPK')配施水稻增产32.3%,氮磷钾(NPK)配施水稻增产27%;同时肥料合理配施可增加作物养分吸收总量,促进养分向籽粒中迁移。在所有处理中,均是MNPK区的养分吸收量最高,MNPK配施区的水稻籽粒吸氮量为126.66 kg·hm-2,吸磷量为26.91 kg·hm-2,吸钾量为45.59 kg·hm-2;MNPK’配施水稻吸氮总量为184.51 kg·hm-2,吸磷总量为33.57 kg·hm-2,吸钾总量为198.40 kg·hm-2。所有处理的氮、磷和钾收获指数均较对照(CK)有所降低;氮、磷素当季表观利用率均以M单施最高,分别为43.85%和36.64%;钾素当季表观利用率则以NPK配施最高,为54.52%,从肥料的输入来看,所有施氮处理的磷表观利用率较M处理下降,施磷处理的磷表观利用率较M处理下降,但是施钾处理的钾表观利用率较M处理上升。
引用
收藏
页码:132 / 137
页数:6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