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文明建设的科学内涵与基本路径

被引:446
作者
谷树忠 [1 ,2 ]
胡咏君 [1 ,3 ]
周洪 [1 ,3 ]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2]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资源与环境政策研究所
[3] 中国科学院大学
关键词
生态文明建设; 科学内涵; 基本路径;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X2 [社会与环境];
学科分类号
083001 ;
摘要
生态文明建设是我国今后发展的重要方向、重大领域和重大任务。在十八大报告提出"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基础上,从人与自然的关系、生态文明与现代文明的关系、生态文明与时代发展的关系三个方面系统阐释了生态文明建设的科学内涵,并从建设主体、建设地域、建设内容、建设手段四个方面,构建生态文明建设的分类体系。对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路径进行设计,明确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和依据,提出生态文明建设的四条基本路径,其中资源保护与节约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中之重,环境保护与治理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关键所在,生态保护与修复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重要载体,国土开发与保护是生态文明建设的空间规制。最后从全民参与、科学规划和制度创新三个方面针对基本路径提出生态文明建设的具体政策建议。
引用
收藏
页码:2 / 13
页数:12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中国可持续发展20年回顾与展望 [J].
杜鹰 .
中国科学院院刊, 2012, 27 (03) :268-273
[2]  
我国能源和节能形势分析及对策措施[J]. 鲍云樵.西南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00)
[3]   技术哲学视阈中的生态文明 [J].
张明国 .
自然辩证法研究, 2008, (10) :40-45
[4]   资源环境基础论:中国人地关系研究的出发点 [J].
张雷 .
自然资源学报, 2008, (02) :177-184
[5]   中国和谐主义与后现代生态文明的建构 [J].
王治河 .
马克思主义与现实, 2007, (06) :46-50
[6]   我国主体功能区划的科学基础 [J].
樊杰 .
地理学报, 2007, (04) :339-350
[7]   试论生态文明在文明系统中的地位和作用 [J].
张云飞 .
教学与研究, 2006, (05) :25-30
[8]   矿产资源展望与西部大开发 [J].
陈毓川 .
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 2006, (01) :1-4
[9]   科学发展观与生态文明 [J].
俞可平 .
马克思主义与现实, 2005, (04) :4-5
[10]   资源约束与中国经济发展 [J].
宋旭光 .
财经问题研究, 2004, (11) :15-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