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低温敏核不育系海南冬繁气象条件分析

被引:14
作者
肖应辉 [1 ]
唐文邦 [1 ]
罗丽华 [1 ]
谭春平 [2 ]
邓化冰 [1 ]
陈立云 [1 ]
机构
[1] 湖南农业大学农学院
[2] 湖南金色农华种业科技有限公司
关键词
杂交水稻; 低温敏核不育系; 海南冬季繁殖; 气象条件;
D O I
10.16267/j.cnki.1005-3956.2007.04.008
中图分类号
S511 [稻];
学科分类号
0901 ;
摘要
选择理想的基地和安排合适的育性敏感期是水稻低温敏核不育系海南冬季繁殖成功的关键。通过比较分析海南陵水和三亚两地1—3月逐日平均温度,以连续7 d气温平均值(AT7d)为指标,分别统计了不育起点温度为22和23℃的水稻低温敏核不育系海南冬季繁殖的安全系数。结果表明,将繁殖基地安排在陵水较安排在三亚更为安全,不育起点温度为22℃及以下的低温敏核不育系不宜安排在三亚繁殖;在陵水繁殖不育起点温度为22和23℃的低温敏核不育系,宜将育性敏感期分别安排在2月13日和19日之前;在三亚繁殖不育起点温度为23℃的低温敏核不育系,应将育性敏感期安排在2月4日前。
引用
收藏
页码:18 / 21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12 条
[1]   水稻光温敏核不育系C815S的繁殖特性研究 [J].
何强 ;
邓华凤 ;
唐文邦 ;
蔡义东 ;
陈立云 .
杂交水稻, 2006, (04) :29-30
[2]   两系超级杂交稻育种研究进展 [J].
王伟平 ;
武小金 .
杂交水稻, 2006, (02) :5-9
[3]   发挥海南热带气候优势 建立两系杂交稻繁殖基地 [J].
陈文 ;
陈德清 ;
王效宁 ;
孟卫东 ;
陈汇林 .
作物杂志, 2006, (01) :26-27
[4]   低温敏核不育系株1S冷灌繁殖技术 [J].
符辰建 ;
杨翠国 ;
郑卫华 ;
杨远柱 ;
唐平徕 .
杂交水稻, 2004, (01) :25-27
[5]   两系杂交水稻不育系南繁气候适应性分析 [J].
陈汇林 ;
吴翠玲 ;
曹兵 .
广东气象, 2002, (02) :47-49
[6]   水稻开花时的环境条件对花粉活力和结实的影响 [J].
李训贞 ;
梁满中 ;
周广洽 ;
陈良碧 .
作物学报, 2002, (03) :417-420
[7]   籼型水稻低温敏核不育系的繁殖技术 [J].
罗孝和 .
杂交水稻, 2000, (S2) :43-45
[8]   安农S-1的研究及其利用概况 [J].
邓华凤 ;
舒福北 ;
袁定阳 .
杂交水稻, 1999, (03) :3-5
[9]   不同粳稻品种群体整齐度的比较分析Ⅰ.整齐度的品种间差异及对产量的影响 [J].
张俊国,李彻,张三元,石玉海,杨桂兰,赵劲松 .
吉林农业科学, 1998, (02) :23-27
[10]   培矮64s-05的育性鉴定及其南繁的气候决策 [J].
姚克敏 ;
唐世豪 ;
李继明 ;
王池为 .
作物学报, 1997, (02) :208-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