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 一、引言关于本病的本质,曾經有很多不同的看法。Reinking(1919)和涂治(Tu 1932)根据一般性的观察都認为本病是水害。何畏冷(1937)从病樹的腐根上分离得一种鐮刀菌,沒有經过接种試驗便認为本病乃由于該菌所致。李沛文曾經認为本病可能是由于土壤缺乏某些微量元素所致。他曾經進行初步的試驗研究1),但沒有獲得結果。澗菲尔格(1953)在广东潮汕区及廣州市郊進行了兩周一般性的观察,他認为本病的發生是由于低地土壤水位过高,或高地積水,缺乏空气,妨碍根的呼吸作用,使其窒息而死,并抑制根周围有益細菌的繁殖,間接影响礦物质的吸收,并認为柑桔上山即可解决問題“果農也就会很快把黄龍病忘掉”。曾憲朴、章文才、王家恩2)等都支持这种看法。陈其(亻暴)(1943)从1938至1941年在潮汕区作了比較广泛的調查并進行病原接种和化学藥品处理試驗。他認为本病的發生不是由于鐮刀菌的侵染或微量元素缺乏,更不是水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