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诗和史的渊源看“赋诗言志”的文化内涵

被引:5
作者
过常宝
机构
[1] 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北京
关键词
赋诗言志; 行人; 瞽史; 谣占; 话语权力;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I207.22 [诗歌];
学科分类号
0501 ;
摘要
“赋诗言志”是春秋外交仪式上的一种特殊表达方式。当时真正的职业性外交专家是行人 ,在传统上是由史官充任的 ,并有采集诗歌的职责。行人采集诗歌的目的是用于朝廷或其他正式场合的礼仪中。诗歌为巫史行人的职业性修养 ,“赋诗言志”正反映了这一文化背景。诗歌可用于仪式和谣占 ,被认为具有神秘启示性 ,所以 ,可以通过赋诗来观察个人的意志或命运。
引用
收藏
页码:105 / 112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3 条
[1]  
易经古歌考释.[M].黄玉顺著;.巴蜀书社.1995,
[2]  
中国古代的祭礼与歌谣.[M].[法]格拉耐 著;张铭远 译.上海文艺出版社.1989,
[3]  
周易通义.[M].李镜池 著.中华书局.19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