丘陵山地耕地地力评价研究

被引:21
作者
刘永文 [1 ]
樊燕 [1 ]
刘洪斌 [2 ]
机构
[1] 重庆市农业学校
[2] 西南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关键词
耕地地力评价; 地理信息系统; 空间变异;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158.2 [土壤肥力测定];
学科分类号
0903 ; 090301 ;
摘要
在GIS及计算机技术的支持下,利用土壤图、土地利用现状图及行政区划图叠置划分法确定评价单元,选取立地条件、土壤养分状况、耕层土壤理化性状、土壤管理等4个方面12个评价因子,建立耕地地力评价体系及模型。以重庆市梁平县为研究区,采取专家打分和特尔斐法确定各评价因子的隶属函数,运用层次分析法和模糊数学方法对耕地地力进行综合评价,并就其空间分布进行了分析。另外,还对研究区水田和旱地分别进行地力评价,并对其评价结果及空间分布进行了对比分析,以进一步了解研究区的耕地地力状况。结果表明:在该县775.6km2耕地中,一至八等地分别占耕地8.04%,9.08%,11.93%,17.15%,18.03%,14.84%,12.56%,8.38%。另外,其水田和旱地的耕地地力表现出一定的相似性,但也存在显著的差异性。
引用
收藏
页码:420 / 425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与耕地流失的关系研究 [J].
马文杰 ;
冯中朝 .
农业现代化研究, 2005, (05) :353-357
[2]   地理信息系统支持下的区域土壤资源适宜性动态评价 [J].
邱炳文 ;
周勇 ;
李学垣 .
土壤学报, 2002, (03) :301-307
[3]   GIS技术在土地质量评价中的应用——以苏州市水田为例 [J].
石常蕴 ;
周慧珍 .
土壤学报, 2001, (03) :248-255
[4]   特尔菲法与“拿来主义” [J].
韩永学 .
哈尔滨师专学报, 2000, (02) :67-68+77
[5]   基本农田信息系统的建立及其应用──I.耕地地力等级体系研究 [J].
张炳宁 ;
张月平 ;
张秀美 ;
刘宝喜 ;
刘林旺 ;
徐茂 ;
王绪奎 ;
沈其荣 .
土壤学报, 1999, (04) :510-521
[6]   地理信息系统在土地多宜性评价中的应用 [J].
尹君 ;
许嗥 ;
林培 ;
褚达华 .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 1998, (01) :83-88
[7]   土壤质量与持续环境 Ⅰ.土壤质量的定义及评价方法 [J].
赵其国 ;
孙波 ;
张桃林 .
土壤, 1997, (03) :113-120
[8]   地理信息系统在典型区土地利用适宜性评价中的应用──以大洼县小三角洲为例 [J].
李勇,苏文贵,肖笃宁 .
土壤, 1996, (01) :14-20+29
[9]  
层次分析法引论[M].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王莲芬,许树柏编著, 1990
[10]  
层次分析法[M]. 科学出版社 , 赵焕臣编著, 19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