冻土的力学性质及研究现状

被引:225
作者
齐吉琳
马巍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冻土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冻土; 力学性质; 冻融作用; 研究现状;
D O I
10.16285/j.rsm.2010.01.036
中图分类号
TU443 [膨胀性土与地基];
学科分类号
081401 ;
摘要
中国具有广大的季节冻土和多年冻土区,在冻土地区进行工程建设,就必须深入研究冻土的力学特性,以确保冻土地基上工程建筑物的稳定性。本文首先,简要介绍了我国冻土的分布状况和冻土区别于融土的基本特性,广义的冻土力学可分为冻融作用和已冻土力学性质两方面,冻胀、融沉和冻融循环引起的土力学性质的变化属于冻融作用的范畴。对于冻胀的研究较为深入,人们先后提出了多个理论来解释冻胀产生的机制,有的应用于计算分析中。对融沉的研究尽管具有较长的历史,但是多数停留在经验方法上,融化固结理论目前还有较大的局限性,因此提出一方面可以用人工神经网络法提高经验方法的精度和适用范围,另一方面应当发展融化固结大变形理论;冻融循环可以改变土的力学性质,介绍了作者的最近研究进展。针对已冻土的力学特性,从3方面进行了分析。冻土的强度主要沿用融土的强度理论,很难反映高应力下的压融现象;冻土动力学特性主要针对温度对动力学参数的影响,近年来冻土层对场地动力响应的影响越来越受到重视;冻土的本构关系多集中在蠕变研究,以经验公式法为主。最后,分析了多年冻土地区工程变形所涉及的物理力学过程。
引用
收藏
页码:133 / 143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27 条
[1]   冻融作用对超固结土强度的影响 [J].
齐吉琳 ;
马巍 .
岩土工程学报, 2006, (12) :2082-2086
[2]   基于细观力学方法的冻土本构模型研究 [J].
宁建国 ;
王慧 ;
朱志武 ;
孙远翔 .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 2005, (10) :4-8
[3]   基于动态CT识别的冻土单轴压缩损伤本构模型 [J].
刘增利 ;
张小鹏 ;
李洪升 .
岩土力学, 2005, (04) :542-546
[4]   冻土抗剪强度特性及试验研究 [J].
李栋伟 ;
汪仁和 .
安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4, (S1) :52-55
[5]   冻土融沉系数的评价方法 [J].
何平 ;
程国栋 ;
杨成松 ;
赵淑萍 ;
朱元林 .
冰川冻土, 2003, (06) :608-613
[6]   冻结哈尔滨粉质粘土动三轴试验CT检测研究 [J].
凌贤长 ;
徐学燕 ;
邱明国 ;
蒲毅彬 ;
徐春华 .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03, (08) :1244-1249
[7]   循环荷载下冻土的动阻尼比试验研究 [J].
徐春华 ;
徐学燕 ;
邱明国 ;
李晓稚 ;
常小晓 .
哈尔滨建筑大学学报, 2002, (06) :22-25
[8]  
冻土粘弹塑损伤耦合本构理论[J]. 何平,程国栋,朱元林.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1999(S1)
[9]   冻融循环对石灰粉土剪切强度特性的影响 [J].
马巍 ;
徐学祖 ;
张立新 .
岩土工程学报, 1999, (02) :23-25
[10]   冻土的动力特性研究及其参数确定 [J].
徐学燕 ;
仲丛利 ;
陈亚明 ;
张家懿 .
岩土工程学报, 1998, (05) :80-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