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作的另一个悖论及其破解——农民经济合作组织人才资源的不足和外部力量的介入

被引:2
作者
李昱姣
机构
[1] 河南教育学院政治理论部
关键词
农民经济合作; 人才资源; 组织创生; 外部力量;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321.42 [经济联合体];
学科分类号
020205 ; 1203 ; 0202 ;
摘要
农民经济合作需要自己的组织者和带头人,以承担起组织、宣传、引导普通农民的职能。农民经济合作的行为性质决定对农民经济合作的组织者和带头人有着较高而且全面的素质能力要求:他们一般是农民中走出封闭、拥有较多文化知识和对外交往经验的兼业农民或社区领袖;是农民中中上层相对富裕者,拥有一定的经济势力;还必须具有较高的道德素养和济贫怜弱的精神。然而,19世纪中期以来世界各国农民经济合作的历史经验以及我国目前的实践已经充分证明:除了美国之外,各国农民经济合作的组织人才资源普遍稀缺,由此导致农民经济合作需求和能力之间形成另一个"悖论",若要破解这个悖论,必须通过外部力量的介入,这就是农民合作组织"外部力量介入型"创生类型。
引用
收藏
页码:110 / 115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农村民间组织:在“政府”与“市场”之间——以桂东南地区农民经济合作组织为例 [J].
谢舜 ;
蒋永甫 .
江汉论坛, 2010, (03) :37-44
[2]   以执政党思维看待和支持农民组织 [J].
蔡永飞 .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7, (01) :11-13
[3]  
农民的终结.[M].(法)H.孟德拉斯(HenriMendras)著;李培林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
[4]  
合作社:农业中的现代企业制度.[M].杜吟棠主编;.江西人民出版社.2002,
[5]  
中国乡村,社会主义国家.[M].(美)弗里曼(EdwardFriedman)等著;陶鹤山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
[6]  
中国供销合作社发展史.[M].杨德寿主编;.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