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3 条
水葫芦象甲的寄主专一性及对水葫芦的控制作用
被引:6
作者:
陈若霞
叶恭银
王扬军
古斌权
张春芬
应霞铃
沈健
机构:
[1] 浙江大学农业与生物技术学院
[2] 宁波市农业科学研究院生态环境研究所
[3] 余姚市农业信息中心
[4] 余姚市农业信息中心 浙江杭州宁波市农业科学研究院生态环境研究所浙江宁波
[5] 浙江杭州
[6] 浙江宁波
[7] 浙江余姚
来源:
关键词:
水葫芦象甲;
寄主专一性;
控制作用;
水葫芦;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451 [杂草];
学科分类号:
0904 ;
摘要:
水葫芦象甲10科12种作物的寄主专一性测定结果表明,在选择性和非选择性条件下,该象甲的幼虫在植株间的转移性极差,大多在被测植物上存活2~5d后死亡,成虫则可能因气温等自然条件不同而在被测植物上存活10~62d,幼虫和成虫均不在被测植物上取食、寄生与产卵。象甲的成虫取食水葫芦叶片的正面叶肉、叶柄上部、匍匐枝与花柄表面形成取食斑,产卵于叶柄上中部;幼虫寄生于叶柄海绵组织内,形成向下的寄生通道,并自叶柄基部钻出在根表面纠集根毛化蛹;高龄幼虫对水葫芦的控制作用明显大于成虫和低龄幼虫。象甲对水葫芦的控制作用随其群体量的增加而逐步提高,当成虫和幼虫总量分别低于15,60头/m2时,对水葫芦的控制作用不明显;当成虫和幼虫总量分别超过25,190头/m2时,控制作用明显增强;当成虫和幼虫总量分别超过130,450头/m2时,天敌对水葫芦的控制作用达到顶峰,最终可使水葫芦密度比对照减少52.69%,株高下降67.19%,单株叶片数减少29.42%,最大叶直径减少41.33%,生物量减少64.82%。
引用
收藏
页码:74 / 78
页数:5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