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油单体烃碳同位素组成模型的建立及应用

被引:5
作者
关平
刘文汇
徐永昌
黄第藩
机构
[1] 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中国科学院兰州地质研究所气体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兰州地质研究所气体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石油勘探与开发科学研究院北京中国科学院兰州地质研究所气体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兰州,兰州,兰州,北京
关键词
碳同位素组成; 单体烃; 模型; 生烃母质; 原油;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597 [同位素地质学与地质年代学];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尽管对原油单体烃同位素组成的研究已经进行了大量的工作,但面对如此大量的数据,目前尚未能有一个成熟的理论或有效(特别是定量)的方法可以对其进行解释。文中试图通过在对饱和烃分子结构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建立一个直链饱和烃分子碳同位素组成的构成模型。同时对来自全国十余个油田的27个原油样品中饱和烃的单体烃碳同位素值进行了测定,利用所建立的模型对这些数据进行了分析和模拟,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在此基础上划分出4种原油中饱和烃的单体烃碳同位素组成的分布模式,探讨了它们形成时的沉积环境,并据此指出了这些原油母质的碳同位素特征。
引用
收藏
页码:110 / 114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Isotopic composition charac-teristics and identification of immature and low-mature oils[J]. XU Yongchang, SHEN Ping LIU Wenhui, GUAN Ping & HUANG DifanState Key Laboratory of Gas Geochemistry, Lanzhou Institute of Geology,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Lanzhou 730000, China;Department of Geology, Peking University, Beijing 100871, China;Institution of Exploration & Development, China Petroleum & NaturalGas Corporation Limited, Beijing 100083, China.Chinese Science Bulletin. 2001(22)
[2]  
A model for carbon isotope distribution of methane duringdiagenesis[J]. GUAN Ping 1, XU Yongchang 2, LIU Wenhui 2 and WANG Darui 3 1. Department of Geology, Peking University, Beijing 100871, China;2. Lanzhou Institute of Geology,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Lanzhou 730000, China;3. Research Institute of Petroleum E.Chinese Science Bulletin. 1998(07)
[3]   塔里木盆地凝析油单体烃碳同位素特征与成因分析 [J].
张文正,昝川莉,李先奇,关德师,戴金星,徐永昌 .
沉积学报, 1995, (04) :109-115
[4]   初论原油单体烃系列碳同位素分布特征与生油环境之间的关系 [J].
赵孟军,黄第藩 .
地球化学, 1995, (03) :254-260
[5]   中国主要含油气盆地天然气的C5-8轻烃单体系列碳同位素研究 [J].
戴金星 ;
李鹏举 .
科学通报, 1994, (22) :2071-2073
[6]   鄂尔多斯盆地中、古生界原油轻烃单体系列碳同位素研究 [J].
张文正 ;
裴戈 ;
关德师 ;
不详 .
科学通报 , 1992, (03) :248-251
[7]  
中国含油气盆地烃源岩评价[M]. 石油工业出版社 , 《中国含油气盆地烃源评价》编委会编, 19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