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甜玉米新品种灰色关联综合评估初探

被引:21
作者
禹玉华
梁承邺
段俊
王子明
叶锦瑞
张旭林
王鸿昌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研究所!广东广州
[2] 广东省农业厅农作物杂种优势利用站!广东广州
[3] 广东省东莞市农业种子研究所!广东东莞
关键词
甜玉米; 关联度; 综合评估;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513.037 [];
学科分类号
0901 ;
摘要
采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对参加广东省1999年秋植超甜玉米(Zea mays var.rugosa)新品种区域试验的8个品种,从优质、高产、早熟、株高和果穗形态特征等共17个性状进行了分析。综合评估结果表明:超甜711综合性状表现最优,与参考品种最为接近,具有鲜穗单产最高,茎秆粗壮,果穗大等特点;穗甜2号表现好,具有早熟、品质优良、株高和穗位高度适中等特性;粤甜2号综合性状表现最差。其余各参试品种综合性状表现由好至差的排序为金凤3号、金银2号、粤甜3号、超甜28和穗甜1号。此结果还表明,按各品种的灰色关联度大小排序所进行的综合评估结果能充分反映品种的综合性状表现,是符合客观实际的。
引用
收藏
页码:75 / 80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用关联分析法评价棉花区试品种 [J].
黄志勇,郭长佐,费跃 .
中国棉花, 1995, (11) :19-20
[2]   灰色关联分析在玉米高产育种上的应用 [J].
陈举林 ;
刘桂玲 .
农业系统科学与综合研究, 1993, (02) :143-145
[3]   应用灰色关联分析法综合评估大豆品种的初步研究 [J].
周守年 ;
戴瓯和 .
安徽农业科学, 1991, (01) :24-28
[4]   灰色系统理论应用于作物新品种综合评估初探 [J].
刘录祥 ;
孙其信 ;
王士芸 ;
不详 .
中国农业科学 , 1989, (03) :22-27
[5]   灰色系统综述 [J].
邓聚龙 .
世界科学, 1983, (07) :1-5
[6]  
作物育种常用的统计分析法[M]. -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 童一中 编著, 19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