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模式”及其后金融危机时代的选择

被引:9
作者
李刚 [1 ]
王再文 [2 ]
机构
[1] 安徽财经大学
[2] 北京工商大学
关键词
中国模式; 后金融危机; 经济发展;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124 [经济建设和发展]; D616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问题];
学科分类号
0201 ; 020105 ; 0305 ; 030503 ;
摘要
"中国模式"的形成是中国人民经过60年探索的结果,其形成和存在无论是对于发展中国家,还是对于发达国家以及中国自身均有重要价值。由于"中国模式"是根据中国自身国情而形成的独特的发展模式,所以,其在应对危机中显示出了强大的实用性,使得中国率先走出危机的低谷。不过"中国模式"在金融危机中也显露了其不成熟和不完美的特征。历史经验表明:后危机阶段是新产业孕育和发展路径变迁和发展模式的有利时机,中国应抓住并充分利用这一机遇来完善"中国模式"。
引用
收藏
页码:76 / 80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4 条
[1]   中国发展道路的反思:不应抛弃社会主义革命的历史遗产 [J].
阿里夫·德里克 ;
远山 .
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 2005, (05) :4-8
[2]  
毛泽东选集[M]. 人民出版社 , 毛泽东 著, 1977
[3]  
列宁选集[M]. 人民出版社 , (苏)列宁著, 1965
[4]  
"中国模式"概念的崛起. 郑永年. http://www.theory.people.com.cn/GB/49154149155/8960931.html . 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