悬铃木叶肉原生质体培养再生植株

被引:18
作者
卫志明
许智宏
许农
黄敏仁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上海值物生理研究所植物分子遗传国家重点实验室
[2] 南京林业大学林木遗传育种室
关键词
悬铃木; 原生质体培养; 植侏再生;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从1.5—2个月龄的悬铃木(Platanus orientalis)无菌苗叶片游离得到大量的叶肉原生质体,纯化后其产量为3.7×10~6g-1FW。纯化的原生质体在含0.5mg/L 2,4-D,1mg/L NAA 和0.5mg/L BA 的改良 K8P液体培养基中进行薄层培养。不同培养密度的试验表明,在原生质体起始培养中,较高的密度(1×10~6/ml)有利于叶肉原生质体的分裂。培养6天后开始第一次细胞分裂,14天时分裂频率可达26.8%左右,8周内形成大量的细胞团和小愈伤组织。小愈伤组织在用 gelrite 固化的含0.2mg/L NAA 和0.5mg/L BA 的 K8培养基上进一步生长到2—3mm 时,转到含0.1mg/L NAA 和0.25mg/L BA 的 MS 增殖培养基上,得到结构紧密的米黄色愈伤组织。这种愈伤组织转到含0.5mg/L IAA,BA 和 ZT 各为1mg/L 的 MSB分化培养基上,培养4周后开始有芽的分化,分化成苗率为28.7%。待芽伸长到3cm 时,从基部切下转到含0.5mg/L IBA 和0.1mg/L BA 的1/2MS 培养基上,即生根形成完整植株。移栽盆内后,在本所人工气候室生长良好。
引用
收藏
页码:813 / 818+900 +900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5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