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证”的机理性研究

被引:1
作者
张新民
沈自尹
王文健
张玲娟
陈素珍
机构
[1] 上海医科大学中西医结合研究所,上海医科大学中西医结合研究所,上海医科大学中西医结合研究所,上海医科大学中西医结合研究所,上海医科大学中西医结合研究所上海,上海,上海,上海,上海
关键词
肾虚证; 现代医学; 下丘脑; 神经分泌细胞; 间脑; 机理性; 生理性肾虚;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正> 以肾虚为代表的虚证理论具有一定科学性以及补虚法具有独特的临床疗效、已为许多学者所公认。但是出现虚证时,机体内究竟发生了哪些变化?哪些变化是主要的?哪些变化是继发的?补虚法的独特疗效,其药物究竟作用在哪些环节上?是单环节的还是多环节的?哪些环节是直接的?哪些是间接的等等,这些深层次的机理问题仍然摆在我们面前。要解决这些机理性问题,不仅在研究的方向和思路方面缺乏借鉴,而且在实验设计,新技术、新方法的引进应用上难度也极大。如果这些问题不解决,中西医结合的研究工作就无法深入,临床疗效就难以进一步提高,中
引用
收藏
页码:497 / 499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8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