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中风病血瘀证宏观辨证量化标准的方法探讨

被引:35
作者
吴大嵘
梁伟雄
温泽淮
黄燕
赖世隆
机构
[1]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广州
[2] 广州中医药大学DME中心!广州
关键词
中风/中医病机; 脑出血/中医病机; 脑梗塞/中医病机; 血瘀/诊断; 多元分析;
D O I
10.13359/j.cnki.gzxbtcm.1999.04.001
中图分类号
R255.2 [中风];
学科分类号
摘要
试采用非条件和kli:k2i 配对的条件logistic 回归的分析方法, 对221 例中风病人的临床中医证候特征进行比较分析, 建立急性期中风病血瘀证的证候预测模型, 并采用临床调查的结果对模型进行验证, 以探讨建立中风病血瘀证宏观辨证量化标准的方法。结果: 非条件与条件logistic 回归均提示口唇紫暗或面色晦暗、舌有瘀点或舌有瘀斑、舌背脉络瘀张青紫、舌紫暗是鉴别血瘀证与非血瘀证的重要指标, 且4 项指标与急性期中风病血瘀证发生概率均呈正相关。将另外的一组与本研究无关、但研究对象的选择相似的临床数据作为检验样本代入模型得到的诊断准确率达99 .06% (105/106)。结论: 模型对急性期中风病血瘀证具有较好的预测作用。条件和非条件logistic 统计模型以及k1i:k2i 的配对方法用于急性期中风病血瘀证的研究有助于宏观辨证量化标准的建立, 并且这些方法可以推广应用到非急性期中风病以及其他系统疾病的血瘀证或其他证候的量化研究中
引用
收藏
页码:249 / 252+258 +258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3 条
[2]  
流行病学.[M].耿贯一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1995,
[3]  
临床流行病学.[M].王家良主编;王觉生等编著;.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