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RAPD技术对养殖环境溶藻弧菌遗传多样性的研究

被引:9
作者
陈偿
胡超群
张吕平
沈琪
陈晓燕
任春华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
关键词
RAPD; 溶藻弧菌Vibrioalginolyticus; 遗传多样性; 致病性;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Q933 [微生物遗传学];
学科分类号
071007 ;
摘要
利用RAPD技术对不同宿主、不同环境分离的8个溶藻弧菌Vibrioalginolyticus株系进行了遗传多样性分析,8个引物共获得了46条多态性条带,将8个株系分为3个类群,不同宿主(石斑鱼Epinephelusfario和凡纳对虾Penaeusvannamei)、不同环境及药物处理前后的株系之间有很高的遗传多样性,使用药物后,溶藻弧菌株系遗传多样性和基因型发生了明显的变化,而同一环境和同一时间分离的菌株之间有较高的同源性。从患病石斑鱼上分离到的致病株与非致病株有极高的相似性,但有一个约2kb的条带的差异,该差异条带可能与溶藻弧菌的致病性相关。
引用
收藏
页码:49 / 54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 条
  • [1] 分子医学细菌学.[M].徐建国主编;.科学出版社.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