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隙岩石热导率的饱水试验研究

被引:17
作者
杨淑贞
张文仁
沈显杰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关键词
孔隙; 铸件缺陷; 岩石热导率; 岩石热导系数; 有效热导率; 碎屑沉积岩; 碎屑岩; 样品室; 岩样; 岩石样品; 环形热源; 第三系; 热流值; 孔隙度; 饱水; 孔隙介质; 非稳态; 饱水状态; 孔隙率; 测量结果; 试验研究;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正> 在华北地区的大地热流测量工作中,计算热流值所用的热导率数据,往往是在实验室中经风干(少部分为烘干)的岩芯样品上测定的。对于低孔隙率的或致密的岩石,不致引起显著的误差;对高孔隙率的碎屑沉积岩层,孔隙饱水或含水对热导率的影响有专门研究必要。大多数岩石都具有孔隙及原生或次生裂隙,即使形似致密的结晶岩类,也有一定程度的裂隙孔隙度。砂岩、泥岩、页岩等岩石的孔隙度有时可高达20—30%,对这些孔隙岩石而言,干试样热导率k1与饱水试样热导率k2之间存在程度不同的差值,且k2>k1;因为孔隙充填质—水比空气的热导率约大23倍左右。当试样含水而非饱水时,其热导率有随含水率W
引用
收藏
页码:83 / 91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1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