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土地“集体所有权”质疑

被引:10
作者
叶子荣
胡建中
机构
[1] 西南交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2] 西南交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四川 成都 
关键词
农村土地; 土地; 所有权; 主体缺位; 土地财政; 土地制度改革;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301.1 [土地制度];
学科分类号
摘要
通过对农村土地集体所有权形成和变迁过程的剖析和对现行法律的分析发现,所谓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已经没有其法律意义上的主体,"集体所有"的农村土地事实上几乎沦为"无主财产",成为政府官员"经营城市"的根本财源,成为一些村官掠夺农民财富的制度依托,也成为"失地农民"这一具有中国特色概念产生的制度根源。农村土地所有权主体长期缺位和不到位给农民及国家利益带来极大损害。因此,必须及时实施农村土地制度改革,调整相关法律,保障土地产权落实。
引用
收藏
页码:15 / 19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3 条
[1]   不同农村土地非农化模式的利益分配机制比较研究 [J].
罗丹 ;
严瑞珍 ;
陈洁 .
管理世界, 2004, (09) :87-96+116
[2]   产权约束、投资低效与通货紧缩 [J].
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宏观组 .
经济研究, 2004, (09) :26-35
[3]  
中国农村经济改革新论[M]. -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王贵宸著, 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