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光合-蒸散耦合模型模拟冬小麦CO通量的日变化

被引:5
作者
王靖
于强
李湘阁
孙晓敏
朱治林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2] 南京气象学院应用气象系
关键词
光合-蒸散耦合模型; CO2通量; 日变化;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512.11 [];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根据 SPAC理论建立了一个冬小麦光合和蒸散的耦合模型。冬小麦 CO2 通量包括冠层光合、呼吸和土壤呼吸。冠层光合采用了 Farquhar光合作用生化模型 ,并通过冠层阻力的参数化将光合作用与蒸腾作用耦合起来。用涡度相关方法观测了 CO2通量 ,对模型进行了验证 ,结果显示模型可以较好地模拟 CO2 通量日变化过程。对模型的敏感性分析发现日间 CO2 通量最敏感的参数是初始量子效率。其次 ,CO2 通量对光响应曲线凸度、CO2 补偿点、凋萎点和叶面积指数的变化也有着较强的敏感性 ;夜间 CO2 通量敏感的参数是最适温度下 Rubisco催化能力和暗呼吸参数
引用
收藏
页码:2782 / 2788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几个气孔模型在自然条件下的适用性(英文) [J].
于强 ;
刘建栋 ;
罗毅 .
植物学报, 2000, (02) :203-206
[2]   光合作用-蒸腾作用-气孔导度的耦合模型及C3植物叶片对环境因子的生理响应(英文) [J].
于强 ;
王天铎 .
植物学报, 1998, (08) :61-75
[3]   田间小麦叶片光合作用“午睡”现象的研究 [J].
许大全 ;
李德耀 ;
沈允钢 ;
梁国安 .
植物生理学报, 1984, (03) :269-276
[4]  
Modelling Diurnal Courses of Photosynthesis and Transpiration of Leaves on the Basis of Stomatal and Non-Stomatal Responses, Including Photoinhibition[J] . Orang Yu,J. Goudriaan,Tian-Duo Wang.Photosynthetica . 2001 (1)
[5]   SCALING CO2-PHOTOSYNTHESIS RELATIONSHIPS FROM THE LEAF TO THE CANOPY [J].
AMTHOR, JS .
PHOTOSYNTHESIS RESEARCH, 1994, 39 (03) :321-350
[6]   A BIOCHEMICAL-MODEL OF PHOTOSYNTHETIC CO2 ASSIMILATION IN LEAVES OF C-3 SPECIES [J].
FARQUHAR, GD ;
CAEMMERER, SV ;
BERRY, JA .
PLANTA, 1980, 149 (01) :78-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