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耕还林(草)对北洛河上游水沙变化的影响

被引:9
作者
蒋观滔 [1 ]
高鹏 [1 ,2 ]
穆兴民 [1 ,2 ]
柴雪柯 [1 ]
机构
[1]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水土保持研究所
[2]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
关键词
退耕还林(草); 水沙变化; 突变点检验; 北洛河上游;
D O I
10.13869/j.cnki.rswc.2015.06.001
中图分类号
P333.5 [水利化、水土保持对径流的影响];
学科分类号
081501 ;
摘要
为探究黄土高原地区退耕还林(草)政策的水沙响应问题,以植被恢复较好的北洛河上游为研究区域,根据其控制站吴起水文站1971—2010年4—10月实测水沙资料,定量分析降水量、径流量和输沙量三个水文要素的变化趋势和发生突变的年份。结果表明:1971—2010年,降水量并未发生显著的趋势性变化,径流量和输沙量呈显著减小趋势;综合四种突变点检验方法结果,并结合水土保持措施资料,确定径流量和输沙量的突变年份为2002年;利用双累积曲线定量分析降水和以退耕还林(草)为主的人类活动对径流量与输沙量的影响,相对于1971—2002年,2003—2010年降水和人类活动对径流量的影响程度分别为70.8%和29.2%,对输沙量的影响程度分别为34.0%和66.0%。植被的减沙作用明显大于减水作用,以退耕还林(草)为主的人类活动是北洛河上游流域泥沙减少的主要驱动力。
引用
收藏
页码:1 / 6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29 条
[1]   近50年黄河中游流域水沙过程及对退耕的响应 [J].
高照良 ;
付艳玲 ;
张建军 ;
张晓萍 ;
万龙 .
农业工程学报, 2013, 29 (06) :99-105
[2]   近60年黄河中游水沙变化趋势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J].
赵广举 ;
穆兴民 ;
田鹏 ;
王飞 ;
高鹏 .
资源科学, 2012, 34 (06) :1070-1078
[3]   基于Mann-Kendall法和有序聚类法的径流变化特征研究 [J].
李保敏 ;
张俊芝 ;
吴旭 ;
李姗 .
海河水利, 2012, (02) :37-38+44
[4]   国内水文序列变异点分析方法及在各流域应用研究进展 [J].
周园园 ;
师长兴 ;
范小黎 ;
杜俊 .
地理科学进展, 2011, 30 (11) :1361-1369
[5]   近60年来汾河入黄河水沙演变特征及驱动因素 [J].
刘宇峰 ;
孙虎 ;
原志华 .
山地学报, 2010, (06) :668-673
[6]   北洛河上游生态建设的水沙调控效应 [J].
秦伟 ;
朱清科 ;
刘广全 ;
张岩 .
水利学报, 2010, 41 (11) :1325-1332
[7]   双累积曲线方法理论及在水文气象领域应用中应注意的问题 [J].
穆兴民 ;
张秀勤 ;
高鹏 ;
王飞 .
水文, 2010, 30 (04) :47-51
[8]   吴起县退耕还林工程实施前后土地利用/覆盖变化 [J].
周文渊 ;
郭建英 ;
孙保平 ;
李锦荣 ;
赵岩 ;
张广分 ;
王红雷 .
中国水土保持, 2010, (07) :45-48+68
[9]   水文变异诊断系统 [J].
谢平 ;
陈广才 ;
雷红富 ;
武方圆 .
水力发电学报, 2010, 29 (01) :85-91
[10]   秃尾河流域水土保持措施对河流泥沙变化的影响 [J].
周旭 ;
穆兴民 ;
张鑫 ;
严宝文 .
水土保持研究, 2010, 17 (01) :15-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