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煤锅炉电除尘器飞灰物化性质及逃逸机制

被引:22
作者
齐立强
阎维平
原永涛
机构
[1] 华北电力大学
关键词
电除尘器; 飞灰; 粒度; 比电阻; 化学成分;
D O I
10.13334/j.0258-8013.pcsee.2007.05.009
中图分类号
TM621.73 [];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利用巴柯粒度分析仪及筛分法、DR高压粉尘比电阻实验台、常量法对电除尘器前后燃煤飞灰的粒径分布、比电阻及化学成分等特性进行分析,结果发现:电除尘器逃逸飞灰平均粒径约2.5μm左右;并且出口飞灰比电阻比入口飞灰高近1个数量级,达到了5.4×1011Ω·cm,出口飞灰中Al2O3的含量明显高于入口飞灰,而SiO2和TFeO的含量却低于入口。并分析了细微颗粒粒径、比电阻及荷电机制等因素对其逃逸的影响。
引用
收藏
页码:45 / 48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燃煤锅炉颗粒物粒径分布和痕量元素富集特性实验研究 [J].
岳勇 ;
陈雷 ;
姚强 ;
李水清 .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2005, (18) :74-79
[2]   燃煤高铝飞灰在电除尘器中行为的试验研究 [J].
齐立强 ;
原永涛 ;
阎维平 ;
杨倩 ;
陈君焱 .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2005, (17) :105-109
[3]   煤粉粒径对燃烧过程中可吸入颗粒物排放特性的影响 [J].
刘小伟 ;
徐明厚 ;
于敦喜 ;
隋建才 ;
俞云 .
动力工程, 2005, (04) :593-598
[4]   电厂煤飞灰颗粒物的物理化学特征 [J].
郭欣 ;
郑楚光 ;
孙涛 .
燃烧科学与技术, 2005, (02) :192-195
[5]   煤燃烧超细颗粒物生成和控制的实验研究 [J].
王春梅 ;
张军营 ;
周英彪 ;
郑楚光 ;
赵永椿 .
工程热物理学报, 2004, (06) :1053-1056
[6]  
煤粉炉PM10/PM2.5排放规律的试验研究[J]. 刘建忠,范海燕,周俊虎,曹欣玉,岑可法.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2003(01)
[7]   煤燃烧过程中痕量元素排放的研究现状 [J].
徐明厚 ;
郑楚光 ;
冯荣 ;
乔瑜 ;
晏荣 .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2001, (10) :34-39
[8]   锅炉燃烧和运行对电除尘器性能影响的分析与研究 [J].
胡满银 ;
高香林 ;
胡志光 ;
田贺忠 ;
杨官平 .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1997, (04) :63-66
[9]   粒度及含碳量对飞灰比电阻影响机制的研究 [J].
原永涛 .
华北电力学院学报, 1989, (03) :102-107
[10]  
高压静电除尘[M]. 水利电力出版社 , 解广润,陈慈萱编, 19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