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亚运会症状监测系统的建立与运行评价

被引:17
作者
肖新才
陈纯
李意兰
丁鹏
吴家刚
杨智聪
机构
[1] 广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基金
广州市科技计划项目;
关键词
症状监测; 大型运动会; 评价;
D O I
10.16506/j.1009-6639.2011.11.001
中图分类号
G812.2 [运动会、运动竞赛]; R183 [传染病预防];
学科分类号
04 ; 0403 ; 100401 ;
摘要
目的介绍广州亚运会症状监测系统并分析其运行情况,探讨症状监测体系在大型运动会卫生保障中的应用。方法开发亚运会症状监测与涉亚人员健康监测信息系统,从2010年11月3日起通过亚运场馆医疗点、定点医院、接待酒店等途径收集所有涉亚人员发热、腹泻、皮疹、结膜红肿、黄疸等5类症状信息,对所有出现症状人员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同时收集同时期学生因病缺勤信息。采用敏感度、特异度等指标对监测体系进行评价。结果广州亚(残)运会期间,症状监测系统报告五大症状的患者476人次,其中发热症状163例,腹泻202例,皮疹61例,结膜红肿31例,黄疸0例,发热伴腹泻11例,发热伴皮疹4例,发热伴结膜红肿1例。学校学生症状监测各类症状7273人次,其中以咳嗽和发热为主;监测体系报告及时,病例症状发生到报告平均6.3h,聚集性症状报告平均2.5h,报告准确率99.78%,无传染病、食物中毒病例漏报。结论亚运会期间,基于驻馆医疗团队及公共卫生保障团队、定点医院主动监测为主要形式,发热、腹泻等五大类症状为监测内容的监测系统敏感性、特异性高,成本费用低,能及早地识别公共卫生事件的发生,可以广泛应用于大型活动的卫生保障实践。
引用
收藏
页码:932 / 936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广州市2006—2008年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流行特征分析 [J].
陈晓瑜 ;
杨智聪 ;
王玉林 ;
刘茂玲 ;
邹宇华 .
华南预防医学, 2010, 36 (04) :62-63+66
[2]   2007-2008年全国食物中毒发生情况分析 [J].
苏建忠 ;
国文 ;
汤芳 .
武警医学院学报, 2010, 19 (07) :568-570
[3]   2008年全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网络报告食物中毒事件分析 [J].
张昕 ;
王子军 ;
冉陆 .
疾病监测, 2010, 25 (05) :406-409
[4]   北京奥运公共卫生保障工作情况及经验 [J].
王义 ;
田建新 ;
高婷 ;
王本进 ;
曾晓芃 ;
朱建华 ;
常丽媛 .
中国卫生监督杂志, 2009, 16 (01) :20-25
[5]   亚冬会的公共卫生保障实践探讨 [J].
齐国华 ;
赵丽珠 ;
张兴国 ;
崔大伟 ;
陶红 ;
李庆龙 ;
侯雷 .
中国卫生监督杂志, 2008, (04) :308-312
[6]   当前新发传染病的流行特点及防控建议 [J].
谢学勤 ;
高建华 ;
杨晓英 ;
李洪权 ;
张永强 ;
刘泽军 .
首都公共卫生, 2007, (05) :205-206
[7]   症状监测发展方向与问题思考 [J].
冯子健 ;
祖荣强 .
疾病监测, 2007, (02) :73-75
[8]   雅典奥运会的公共卫生服务 [J].
王丹 .
国外医学(卫生学分册), 2006, (04) :247-249
[9]   症状监测及其在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的作用 [J].
任赟静 ;
黄建始 ;
马少俊 ;
徐瑞 .
中华预防医学杂志, 2005, (01) :57-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