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子形态特征对植被恢复演替的影响

被引:22
作者
张小彦 [1 ]
焦菊英 [1 ,2 ]
王宁 [2 ]
贾燕锋 [2 ]
韩鲁艳 [2 ]
机构
[1]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
关键词
种子形态; 种子生产; 种子散布; 种子库; 植被恢复;
D O I
10.16590/j.cnki.1001-4705.2009.07.041
中图分类号
Q948 [植物生态学和植物地理学];
学科分类号
071012 ; 0713 ;
摘要
种子形态特征不仅表达了一定量较为稳定的遗传信息,而且与种子的生产、脱落、传播、贮备、萌发与定植等过程密切相关,从而影响植被的恢复与演替。本文分析了种子形态特征与种子生产的关系,及其对植物散布能力、种子库与萌发定植产生的影响,及进而又对植被更新、演替与分布的影响。认为目前关于植物种子的形态特征及其对地下土壤种子库与地上植被恢复演替的影响研究较少,且没有把种子形态、种子传播、土壤种子库及其持久性、种子萌芽对策有机地结合起来。因此,有必要把种子形态特征与植被演替的关系作为种子生态学、植物学、植被生态学的基础学科进行全面研究,以阐明研究区植物种子形态特征对土壤种子库的更新过程、速率、大小等的影响,及种子形态对环境干扰的适应性,进而为植被更新、恢复与调控提供生态依据。
引用
收藏
页码:67 / 72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32 条
[1]   植物种子大小与幼苗生长策略研究进展 [J].
武高林 ;
杜国祯 .
应用生态学报, 2008, (01) :191-197
[2]   杂草种子传播研究进展 [J].
李儒海 ;
强胜 .
生态学报, 2007, (12) :5361-5370
[3]   种子重量的生态学研究进展 [J].
于顺利 ;
陈宏伟 ;
李晖 .
植物生态学报, 2007, (06) :989-997
[4]   土壤种子库的研究进展 [J].
孙红召 ;
王萌 ;
代莉 .
河南林业科技, 2007, (02) :29-30
[5]   植物锥形繁殖体结构及其适应 [J].
青秀玲 ;
白永飞 .
生态学报, 2007, (06) :2547-2553
[6]   埋藏对65种半干旱草地植物种子萌发特性的影响 [J].
闫巧玲 ;
刘志民 ;
李雪华 ;
马君玲 .
应用生态学报, 2007, (04) :777-782
[7]   土壤种子库在植被恢复与重建中的作用与潜力 [J].
冯秀 ;
仝川 ;
丁勇 ;
张远鸣 .
内蒙古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7, (01) :102-108
[8]   中国12种绢蒿属植物种子的微形态特征研究 [J].
孙会忠 ;
贺学礼 ;
张跃进 ;
陈铁山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7, (01) :217-222
[9]   种子大小及其命运对植被更新贡献研究进展 [J].
武高林 ;
杜国祯 ;
尚占环 .
应用生态学报, 2006, (10) :1969-1972
[10]   植冠种子库及其生态意义研究 [J].
马君玲 ;
刘志民 .
生态学杂志, 2005, (11) :79-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