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海和东海的环流数值模拟研究

被引:16
作者
乔方利
渡边正孝
袁业立
万振文
机构
[1] 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海洋局地球流体力学和数值模拟重点实验室
[2] 日本环境厅国立环境研究所水土壤圈环境部
关键词
黄海; 东海; 环流; 黑潮; 模拟;
D O I
10.16076/j.cnki.cjhd.1998.02.016
中图分类号
P731.2 [海洋动力学];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本文从海洋三维原始动力学方程出发,考虑真实地形及(1/4)°×(1/4)°的水平网格,同时考虑黑潮和潮流,数值模拟黄海和东海的环流系统,主要结论是:1)模拟调和常数与分布于该区的81个台站的实测调和常数相比,日分潮振幅和位相的平均绝对误差分别为1.7cm和5.2°,半日分潮M2振幅和位相的平均绝对误差分别为4.1cm和3.7°;2)模拟的黑潮路径与长期观测结果相吻合;3)黑潮进入研究区域后,一分支从台湾东北部分离出来后进入东海,影响可达29°N,这与海洋普查的调查结果以及文献中的结果一致;4)黑潮的一个分支北上形成对马暖流的一部分,且对马暖流是多源的,对马暖流通过对马海峡进入日本海,同时模拟结果显示一支由日本海进入研究区域的海流,后者需进一步调查和研究;5)黄海表层流主要沿南下方向,在近底层。中国和朝鲜的沿岸流为南下,黄海底层海盆由一顺时针方向的环流控制着,在中国成山头以外的北黄海底层,存在一较弱的逆时针环流。
引用
收藏
页码:244 / 254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12 条
[1]  
Mechanism of the seasonal transport variation through the Tokara Strait.[J].M. Kubota;H. Yokota;T. Okamoto.Journal of Oceanography.1995, 4
[2]  
A numerical study on the formation and variation of a clockwise-circulation during winter in the Yellow Sea.[J].Satoru Takahashi;Yutaka Isoda;Tetsuo Yanagi.Journal of Oceanography.1995, 1
[3]  
Towed ADCP fish with Depth and Roll controllable wings and its application to the Kuroshio observation.[J].Arata Kaneko;Noriaki Gohda;Wataru Koterayama;Masahiko Nakamura;Shinjiro Mizuno;Hirohito Furukawa.Journal of Oceanography.1993, 4
[4]   夏、冬季对马暖流(表层)来源的数值模拟 [J].
王钟 .
黄渤海海洋, 1994, (03) :13-19
[5]   渤、黄、东海潮汐潮流的数值模拟 [J].
赵保仁,方国洪,曹德明 .
海洋学报(中文版), 1994, (05) :1-10
[6]   黄海物理海洋学的主要特征 [J].
郭炳火 .
黄渤海海洋, 1993, (03) :7-18
[7]   泛黄海海区的物理海洋特征 [J].
袁业立 ;
郭炳火 ;
孙湘平 .
黄渤海海洋, 1993, (03) :1-6
[8]  
黄海冷水团环流结构及生成机制研究——Ⅰ.0阶解及冷水团的环流结构.[J].袁业立;李惠卿.中国科学(B辑 化学 生命科学 地学).1993, 01
[9]   南黄海冬季温盐结构及其流系 [J].
乐肯堂 ;
毛汉礼 .
海洋与湖沼, 1990, (06) :505-515
[10]   TIDE AND TIDAL CURRENT CHARTS FOR THE MARGINAL SEAS ADJACENT TO CHINA [J].
Fang Guohong (Institute of Oceanology .
Chinese Journal of Oceanology and Limnology, 1986, (01) :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