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城市空间生产之价值诉求的伦理思考

被引:4
作者
董慧
机构
[1] 华中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关键词
伦理思考; 工具性; 价值性; 手段性; 空间生产; 伦理关怀; 空间城市化; 资本逻辑; 物质变换裂缝; 空间正义; 差异性正义; 人类生存; 社会关系; 生产方式; 价值诉求; 生活论;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B82-05 [伦理学与其他科学的关系];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正>列菲伏尔、卡斯特尔、哈维等既在理论上确证了"空间"这一涵盖了丰富话语场域与经验性事实的主体地位,也在实践上开启了城市问题研究的新视域。城市是空间性的存在,城市空间生产内在的根源在于"空间"自身的物质性与社会性的价值意义:物质性空间关乎城市疆域的开拓、形态的塑造与内部资源的整合,而社会性空间则指向城市存续的合法性和终极目的,即对人及其美好生活的向往与建构。现代城市正以有机体的样态演绎着空间这一复杂、多维的巨系统,尤其是中国社会转型中城市化复杂进程的双重背景,更加凸显了多元化利益主体与复杂化社会过程在空间中的嬗变、更替与演进。伴随其中的城市内部空间分化、整合、缠绕与融合的过程,既印证了现代性视域下城市空间
引用
收藏
页码:26 / 31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8 条
  • [1] 空间正义的另一种构想——“差异性团结”及其反思
    马晓燕
    [J]. 哲学动态, 2011, (09) : 37 - 41
  • [2] 空间与政治.[M].(法) 勒菲弗 (Lefebvre;H.) ; 著.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
  • [3] 后现代地理学.[M].(美)爱德华·W.苏贾(EdwardW.Soja)著;王文斌译;.商务印书馆.2004,
  • [4]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德)马克思;(德)恩格斯著];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编译;.人民出版社.2001,
  • [5] 荷尔德林诗的阐释.[M].(德)海德格尔(MartinHeidegger)著;孙周兴译;.商务印书馆.2000,
  • [6] 人,诗意地安居.[M].(德)海德格尔著;郜元宝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 [7] 形而上学导论.[M].(德)海德格尔(MartinHeidegger)著;熊伟;王庆节译;.商务印书馆.1996,
  • [8]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马克思;恩格斯 著;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 编.人民出版社.19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