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虑层理方向效应煤岩巴西劈裂及单轴压缩试验研究

被引:73
作者
刘恺德
刘泉声
朱元广
刘滨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岩土力学与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采矿工程; 煤岩; 层理; 抗拉强度; 单轴压缩试验; 垂直; 平行; 各向异性;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TD315 [岩石力学性质试验];
学科分类号
0819 ;
摘要
针对淮南矿区B10煤层以水平层理为主,且层理性较强的特点,通过巴西劈裂及单轴压缩试验,研究煤岩在垂直和平行于层理面方向上的拉、压力学特性。研究结果表明:(1)煤岩垂直和平行于层理面方向抗拉强度均具有明显的离散性,但前者离散程度更大;对比两者均值,前者显然小于后者,各向异性显著。(2)宏观煤岩成分分布的随机性及其物理力学性质的差异是导致煤岩抗拉特性离散性的重要条件;而宏观煤岩成分的条带状分布特点,以及煤岩割理系统分布的方向性,则是决定煤岩力学特性各向异性的内在原因。(3)煤岩垂直与平行于层理面方向单轴压缩轴向应力-应变曲线相比,前者峰前变形特征相似,力学性态稳定,峰后应力跌落迅速,脆性特征明显;后者则峰值前、后各曲线均变形各异,力学性态不稳定。煤样的轴向峰值应变均小于1%,变形特征属脆性破坏。(4)垂直和平行于层理面方向单轴压缩煤样的断口破坏形态分别以剪切和劈裂破坏为主,且2个方向的单轴压缩强度及变形参数均具有明显差异,各向异性特征显著。(5)煤岩垂直和平行于层理面方向单轴压缩特性均具有一定的离散性,但后者离散程度更大。(6)煤岩单轴抗压强度远大于抗拉强度,垂直和平行于层理面方向单轴抗压强度分别为抗拉强度的40.1和14.7倍。
引用
收藏
页码:308 / 316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17 条
[1]   大牛地气田煤层失稳机理分析及对策 [J].
王锦昌 ;
邓红琳 ;
袁立鹤 ;
巢贵业 .
石油钻采工艺, 2012, 34 (02) :4-8
[2]   单轴压缩条件下煤样电荷感应试验研究 [J].
赵扬锋 ;
潘一山 ;
刘玉春 ;
罗浩 .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11, 30 (02) :306-312
[3]   单轴压缩煤岩损伤演化及声发射特性研究 [J].
刘保县 ;
黄敬林 ;
王泽云 ;
刘立 .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09, 28(S1) (S1) :3234-3238
[4]   基于MTS-AE单轴压缩下的煤岩损伤特征 [J].
来兴平 ;
吴学明 ;
高喜才 ;
伍永平 .
西安科技大学学报, 2008, (02) :375-378
[5]   煤岩抗拉强度两种室内间接测定方法比较与成果分析 [J].
吴基文 ;
闫立宏 .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04, (10) :1643-1647
[6]   单轴压缩荷载作用下煤岩损伤演化规律的CT实验 [J].
尹光志 ;
代高飞 ;
皮文丽 ;
李东伟 .
重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3, (06) :96-100
[7]   煤中裂隙的分类 [J].
苏现波 ;
冯艳丽 ;
陈江峰 .
煤田地质与勘探, 2002, (04) :21-24
[8]   淮北杨庄煤矿煤的抗拉强度试验研究与分析 [J].
闫立宏 ;
吴基文 .
煤炭科学技术, 2002, (05) :39-41
[9]   煤储层割理评价方法 [J].
刘洪林 ;
王红岩 ;
张建博 .
天然气工业, 2000, (04) :27-29+8
[10]   岩石抗压强度的尺寸效应 [J].
刘宝琛 ;
张家生 ;
杜奇中 ;
涂继飞 .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1998, (06) :611-6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