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13 条
叠合盆地油气运聚期次研究方法及应用
被引:53
作者:
姜振学
庞雄奇
黄志龙
机构:
[1] 石油大学!(北京)
来源:
关键词:
油气运移;
包裹体;
同位素地质年龄;
地球化学;
吐哈盆地;
有机化合物;
放射性年龄测定;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我国多为陆相叠合盆地,具有多期生排烃、运移、成藏、调整和破坏的特点。归纳有关油气运移方面的文献,将油气运聚期次的研究方法归纳为4种:即以分析构造运动后地层表现形式的构造分析法、以研究流体包裹体为主要内容的储集层有机岩石学分析法、储集层成岩矿物(主要是伊利石)同位素地质年代法和用于推断储集层中烃类流体充注史、烃类注入方向和时间的油藏地球化学-油藏非均质性研究法。4种方法分别具不同的分析原理和应用效果,并在吐哈盆地分别进行了应用。构造分析法和储集层有机岩石学分析法得出葡北油田主要经历了侏罗纪末─早白垩世和晚第三纪两期油气大规模运移;葡北油田同位素地质定年分析只反映出油气第二期运移成藏时期,其原因是第一期油气没有充满取样层位所造成;油藏地球化学-油藏非均质性分析得出鲁克沁构造油藏是油气先稠化后成藏的结论。
引用
收藏
页码:22 / 25+110
+110-118
页数:6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