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64-3对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的防治

被引:13
作者
吴建中,蒋京生,苏敏成,尹可,闫丽,杨纯正,刘瑞林
机构
[1] 北京市神经外科研究所,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研究所
关键词
蛛网膜下腔出血,脑血管痉挛,药物疗法;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743.35 [蛛网膜下腔出血];
学科分类号
1002 ;
摘要
764-3是从丹参中提取的一种单体,对缺血性脑损伤有保护作用。本工作用大鼠蛛网膜下腔出血(SAH)模型进一步观察SAH后脑血管痉挛(CVS)引起突触体功能、脑组织中丙二醛(MDA)超氧歧化酶(SOD)的变化以及764-3的影响。发现SAH后突触体钙摄取明显增加,脑组织中MDA浓度升高,皮层局部脑血流(r-CBF)下降。764-3可以抑制突触体的钙摄取和降低脑组织中MDA,改善r-CBF,使之在SAH80分钟后趋于恢复,764-3对CVS引起的脑损伤有保护作用。
引用
收藏
页码:22 / 24+60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痉挛性脑缺血的超微结构病理及764-3的脑保护作用 [J].
孙异临 ;
胡予 ;
蒋京生 ;
吴建中 .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 1993, (05) :29-30+64+68
[2]   丹参注射液对大鼠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的防治 [J].
吴建中 ;
季鹰 ;
林倩 ;
阎丽 ;
赵雅度 .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 1991, (02) :48-51+82-83
[3]   一种新的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动物模型的建立 [J].
季鹰 ;
吴建中 ;
赵雅度 ;
尹可 .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 1991, (01) :13-15+79-80
[4]   超氧化物歧化酶肾上腺素自氧化测定法的研究 [J].
魏重琴 ;
艾建芳 .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1988, (02) :124-126+130
[5]   一种简便、灵敏的ATPase活性测定法 [J].
徐友涵 ;
宋錴华 .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1986, (04) :64-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