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23 条
东营凹陷岩性圈闭含油性定量预测
被引:19
作者:

卓勤功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地球资源与信息学院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地球资源与信息学院

银燕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石化胜利油田有限公司地质科学研究院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地球资源与信息学院

向立宏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石化胜利油田有限公司地质科学研究院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地球资源与信息学院

程英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石化胜利油田有限公司滨南采油厂三矿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地球资源与信息学院
机构:
[1]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地球资源与信息学院
[2] 中国石化胜利油田有限公司地质科学研究院
[3] 中国石化胜利油田有限公司滨南采油厂三矿
来源:
关键词:
岩性圈闭;
油气充满度;
成藏动力;
定量预测;
东营凹陷;
D O I:
10.13673/j.cnki.cn37-1359/te.2006.01.016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摘要:
依据东营凹陷岩性油气藏勘探实践,其成藏主控因素概括为烃源岩、输导体系和成藏动力。以油气成藏动力为主线,从油气运聚的动力和阻力2个方面入手,将主控因素定量化,成藏动力为油气排出初始压力减去运移路径的压力衰减、储层静水压力和砂体毛细管压力。回归东营凹陷48个岩性圈闭的成藏动力与油气充满度的关系,建立了砂体含油性成藏动力定量预测公式。采用先确定烃源岩、输导体系和储层物性,最后计算成藏动力的方法,在对砂体钻预探井之前定量预测其含油性,从而降低勘探风险,提高勘探成功率。
引用
收藏
页码:51 / 54+58+108
+58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23 条
[1]
岩性油藏三元成因模式及初步应用
[J].
陈冬霞
;
庞雄奇
;
翁庆萍
;
姜振学
;
张俊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003, (03)
:228-232

陈冬霞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石油大学石油天然气成藏机理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庞雄奇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石油大学石油天然气成藏机理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翁庆萍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石油大学石油天然气成藏机理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姜振学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石油大学石油天然气成藏机理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张俊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石油大学石油天然气成藏机理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2]
济阳坳陷油气勘探现状及主要研究进展
[J].
李丕龙
;
金之钧
;
张善文
;
庞雄奇
;
肖焕钦
;
姜在兴
.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03, (03)
:1-4

李丕龙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石化胜利油田有限公司

金之钧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石化胜利油田有限公司

张善文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石化胜利油田有限公司

庞雄奇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石化胜利油田有限公司

肖焕钦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石化胜利油田有限公司

姜在兴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石化胜利油田有限公司
[3]
应用坡折带理论寻找隐蔽油气藏
[J].
张善文
;
王英民
;
李群
.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03, (03)
:5-7

张善文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石化胜利油田有限公司

王英民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石化胜利油田有限公司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4]
应用层次分析法研究透镜状砂体成藏主控因素
[J].
姜振学
;
陈冬霞
;
邱桂强
;
庞雄奇
;
曾溅辉
;
邱楠生
.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03, (03)
:44-47

姜振学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石油大学教育部石油天然气成藏机理重点实验室

陈冬霞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石油大学教育部石油天然气成藏机理重点实验室

邱桂强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石油大学教育部石油天然气成藏机理重点实验室

庞雄奇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石油大学教育部石油天然气成藏机理重点实验室

曾溅辉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石油大学教育部石油天然气成藏机理重点实验室

邱楠生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石油大学教育部石油天然气成藏机理重点实验室
[5]
渗透率级差对透镜状砂体成藏的控制模式
[J].
邱楠生
;
万晓龙
;
金之钧
;
曾溅辉
;
张善文
;
姜振学
.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03, (03)
:48-52

邱楠生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石油大学教育部石油天然气成藏机理重点实验室

万晓龙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石油大学教育部石油天然气成藏机理重点实验室

金之钧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石油大学教育部石油天然气成藏机理重点实验室

曾溅辉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石油大学教育部石油天然气成藏机理重点实验室

张善文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石油大学教育部石油天然气成藏机理重点实验室

姜振学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石油大学教育部石油天然气成藏机理重点实验室
[6]
古龙凹陷泥岩非构造裂缝的形成
[J].
丁文龙
;
张博闻
;
李泰明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003, (01)
:50-54

丁文龙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大学

张博闻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大学

李泰明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大学
[7]
高精度层序地层学在济阳坳陷下第三系隐蔽油气藏勘探中的应用
[J].
冯有良
;
邱以钢
.
石油学报,
2003, (01)
:49-52+57

冯有良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博士后流动站

邱以钢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博士后流动站
[8]
油气成藏动力学研究系统概要(下)
[J].
杨甲明
;
龚再升
;
吴景富
;
何大伟
;
仝志刚
;
吴冲龙
;
毛小平
;
王燮培
.
中国海上油气地质,
2002, (06)
:11-20

杨甲明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海石油研究中心勘探研究院

龚再升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海石油研究中心勘探研究院

吴景富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海石油研究中心勘探研究院

何大伟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海石油研究中心勘探研究院

仝志刚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海石油研究中心勘探研究院

吴冲龙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海石油研究中心勘探研究院

毛小平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海石油研究中心勘探研究院

王燮培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海石油研究中心勘探研究院
[9]
济阳坳陷砂岩透镜体油气藏充满度大小及其主控因素
[J].
曾溅辉
;
张善文
;
邱楠生
;
姜振学
.
地球科学,
2002, (06)
:729-732

曾溅辉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教育部石油天然气成藏机理重点实验室

张善文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教育部石油天然气成藏机理重点实验室

邱楠生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教育部石油天然气成藏机理重点实验室

姜振学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教育部石油天然气成藏机理重点实验室
[10]
岩性油气藏成因机理研究现状及展望
[J].
李丕龙
;
陈冬霞
;
庞雄奇
.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2002, (05)
:1-3+5

李丕龙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胜利石油管理局

陈冬霞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胜利石油管理局

庞雄奇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胜利石油管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