叛徒还是英雄?——从批评话语分析看《南华早报》与《福克斯新闻网》在“斯诺登泄密事件”上的较量

被引:5
作者
付小秋 [1 ,2 ]
沈红 [1 ]
机构
[1] 海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
[2] 上海外国语大学跨文化研究中心
关键词
“斯诺登泄密事件”; 福克斯新闻网; 南华早报; 批评话语分析; 菊花模型;
D O I
10.16482/j.sdwy37-1026.2014.04.009
中图分类号
H030 [语义学、语用学];
学科分类号
030303 ; 0501 ; 050102 ;
摘要
批评话语分析(CDA)的目的在于揭示话语与意识形态和权势之间的相互关系,已成为新闻话语分析的常用方法和手段。本文以CDA中对互文现象分析的方法为基础,以意义协调理论的分析工具为补充,将《南华早报》和《福克斯新闻网》对"斯诺登泄密事件"的两篇报道放入一个对话体系,通过对比,帮助读者更加深刻地挖掘出二者不同的立场和目的,并还原更真实的新闻事件。
引用
收藏
页码:47 / 53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4 条
[1]  
The strategy of form. Jenny,L,R.Carter(trans.). French Literary Theory Today . 1982
[2]   语篇分析与话语分析 [J].
黄国文 ;
徐珺 .
外语与外语教学, 2006, (10) :1-6
[3]   再现的政治:CNN关于西藏暴力事件报道的话语分析 [J].
黄敏 .
新闻与传播研究, 2008, (03) :23-32+94
[4]   社会建构主义视角下的话语分析 [J].
刘立华 .
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报, 2009, 17 (02) :51-53+88
[6]  
Word,Dialogue and Novel. Kristeva,J. The Kristeva Reader . 1986
[7]  
Intertextuality in critical discourse analysis. Norman Fairclough. Linguistics and Education . 1992
[8]  
New labour,new language?. FAIRCLOUGHN. Journal of Women s Health . 2000
[9]  
Discourse analysis and social construction. Charles Bazerman. Annual Review of Applied Linguistics . 1990
[10]   话语分析的哲学基础——建构主义认识论 [J].
詹全旺 .
外语学刊, 2006, (02) :14-19+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