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河口年平均流量的灰色拓扑预测与趋势分析

被引:11
作者
左书华
李九发
万新宁
应铭
沈焕庭
机构
[1] 华东师范大学河口海岸国家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灰色系统理论; GM(1,1)模型; 拓扑的预测; 年平均径流量; 趋势分析; 大通站; 长江;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338 [水文预报];
学科分类号
摘要
以大通站为例,根据1953~2002年年平均流量时间序列进行统计特征分析,其具有多年变化相对稳定的特点,各年的年平均流量值围绕着多年平均值上下波动,序列变差系数Cv为0.146,同时也反映了其年均流量序列年际变化小;丰水年很少连续出现,枯水年中75%是以连续2年的形式出现的,平水年的最长持续时间可达4年。以大通站1961~1990年30年来的实测径流量资料为依据,运用灰色拓扑预测方法建立了一组GM(1,1)拓扑预测模型群,对其径流量进行预测,预测结果的相对误差值较小。采用Kendall秩相关检验对大通站年平均流量1953~2002年时间序列进行趋势检验,检验结果表明,大通站年平均流量存在一定的增加趋势,但趋势不显著。
引用
收藏
页码:19 / 21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水库流域年均径流模型的灰色神经网络分析 [J].
万星 ;
丁晶 ;
廖杰 .
水力发电, 2005, (04) :18-21
[2]   长江大通站输沙量时间序列分析研究 [J].
应铭 ;
李九发 ;
万新宁 ;
沈焕庭 .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05, (01) :83-87
[3]   长江大通站水沙过程的基本特征Ⅰ.径流过程分析 [J].
王盼成 ;
贺松林 .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4, (02) :72-80
[4]   灰色系统理论的产生与发展 [J].
刘思峰 .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2004, (02) :267-272
[5]   长江入河口区水沙通量变化规律附视频 [J].
沈焕庭 ;
张超 ;
茅志昌 .
海洋与湖沼, 2000, (03) :288-294
[6]   灰色系统GM(1,1)模型在预测河流水沙变化中的应用 [J].
王秀英 ;
曹文洪 ;
覃莉 ;
不详 .
土壤侵蚀与水土保持学报 , 1999, (S1) :110-115
[7]   宜昌径流时间序列的统计分析 [J].
覃爱基 ;
陈雪英 ;
郑艳霞 .
水文, 1993, (05) :15-21
[8]   长江三峡以上流域主要测站年平均流量、年输沙量随机模拟分析 [J].
陈显维 .
水文, 1991, (06) :16-20
[9]  
长江河口物质通量[M]. - 海洋出版社 , 沈焕庭等著, 2001
[10]  
灰色系统理论及其应用[M]. - 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 傅立编著, 19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