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M重采样误差空间分布格局及差异性分析

被引:15
作者
陈永刚 [1 ,2 ]
汤国安 [1 ]
祝士杰 [1 ]
机构
[1] 南京师范大学虚拟地理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2] 浙江农林大学浙江省森林生态系统碳循环与固碳减排重点实验室环境科技学院
关键词
数字高程模型; 重采样误差; 非参数检验; 空间分布格局;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208 [测绘数据库与信息系统];
学科分类号
070503 ; 081603 ; 0818 ; 081802 ;
摘要
基于重采样在实现不同尺度数字高程模型(DEM)数据变换中的重要作用,分析了重采样误差的空间分布特征和采样方法及坡度对重采样误差的影响.以某地山区5 m分辨率DEM数据为基础,通过邻近点插值法(NEAR)、双线性插值法(BIL)和立方卷积插值法(CUB)3种不同方法对原始格网DEM进行重采样处理,利用随机样方法分析了大于5 m的重采样高值误差空间分布格局;同时,利用非参数Mann-Whitney,Kruskal-Wallis和Mood中位数检验方法检验了采样方法与坡度等级对重采样误差影响的差异性.结果表明:绝对值大于5 m的重采样误差成显著性空间集聚分布;BIL与CUB方法无显著差异,而NEAR方法与BIL,CUB方法差异显著;坡度等级对重采样误差具有显著影响.
引用
收藏
页码:653 / 659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DEM坡度、坡向的有效尺度范围 [J].
刘学军 ;
张平 .
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 2008, (12) :1254-1258
[2]   顾及DEM误差自相关的坡度计算模型精度分析 [J].
刘学军 ;
卞璐 ;
卢华兴 ;
朱莹 .
测绘学报 , 2008, (02) :200-206
[3]   基于重构等高线的DEM精度评估模型 [J].
朱长青 ;
王志伟 ;
刘海砚 .
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 , 2008, (02) :153-156
[4]   基于单个栅格的DEM坡度与分辨率关系研究 [J].
陈楠 ;
王钦敏 ;
汤国安 .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 2007, (04) :499-504
[5]   基于DEM坡度坡向算法精度的分析研究 [J].
刘学军 ;
龚健雅 ;
周启鸣 ;
汤国安 .
测绘学报, 2004, (03) :258-263
[6]   数字高程模型地形描述精度量化模拟研究 [J].
汤国安 ;
龚健雅 ;
陈正江 ;
成燕辉 ;
王占宏 .
测绘学报, 2001, (04) :361-365
[7]   Different outcomes of the Wilcoxon-Mann-Whitney test from different statistics packages [J].
Bergmann, R ;
Ludbrook, J ;
Spooren, WPJM .
AMERICAN STATISTICIAN, 2000, 54 (01) :72-77
[8]   Accuracy of local topographic variables derived from digital elevation models [J].
Florinsky, IV .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GEOGRAPHICAL INFORMATION SCIENCE, 1998, 12 (01) :47-61
[9]  
Recognition and Reduction ofSystematic Error in Elevation and Derivative Sur-faces from 7.5 Minute DEMs. Brown D,Bara T. PhotogrammetricEngineering and Remote Sensing . 19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