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山嵩草草地的生态学特点及其利用问题

被引:4
作者
杨福囤
机构
[1] 青海生物研究所
关键词
草地; 生产量; 产量; 放牧压; 放牧强度; 矮火绒草; 生态学;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正> 在青藏高原上,以嵩草(Kobresla spp.)为主的各类高山草地,面积辽阔,草质优良,是主要的天然放牧地。研究它的群落结构、利用特点,可为合理利用与改良提供理论根据。为此,我们从1976年开始,在青海省门源种马场进行了高山嵩草草地的定位研究。一、自然条件概况定位站选在祁连山东段冷龙岭和大版山之间的大通河谷西北部,地处北纬37°29′—37°45东经101°12′—101°33′,平均海拔3200—3400米,属高原山地气候,其特点是寒冷而湿润。据门源气象站1961—1970年观测资料,年平均气温0℃,一月平均气温-13.0℃,七月平均气温11.2℃;全年平均0℃以下的天数为196.5天。年降水量531.6毫米,多集中于6—9月,约占全年降水量的70.5%。夏湿而冬干。
引用
收藏
页码:32 / 38
页数:7
相关论文
empty
未找到相关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