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残障福利政策模式的战略转型与“积极性”残障福利政策框架

被引:7
作者
刘继同 [1 ]
左芙蓉 [2 ]
机构
[1] 北京大学卫生政策与管理系
[2] 北京联合大学应用文理学院历史系
关键词
福利元年; 福利时代; 残疾人福利; 病残预防; 积极性残障福利政策; 服务体系;
D O I
10.15895/j.cnki.rwzz.2011.03.020
中图分类号
D669.69 [残疾人];
学科分类号
1204 ;
摘要
本文从中国社会福利制度史角度,依据社会福利理论,主要运用文献回顾方法,以西方国家残障福利制度历史经验为参照,首次系统回顾、总结中国残障福利制度发展规律。笔者认为2010年是中国社会福利元年,残疾人福利是社会福利制度与福利时代的重要内容。中国残障福利制度与服务体系分为两大发展阶段,改革开放前尚未成为"独立性"政策议题。改革开放以来形成"人道主义式道德化"福利模式,制度化与法制化残障福利制度初见端倪。在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和构建和谐社会宏观社会处境下,道德化福利模式战略转型迫在眉睫,构建和谐社会迫切需要"积极性"残障福利政策框架。本文首次提出"积极性"残障福利政策框架范围内容,指明未来发展的战略重点与优先领域。最后笔者根据现代社会福利制度发展变迁普遍规律与历史经验,充分考虑中国的现实状况,针对残障福利工作战略转型,建立"积极性"残障福利政策框架成为国家发展战略重点的状况,提出若干宏观战略思考与政策建议,描绘"积极性"残障福利政策框架建设路线图与方向,明确阐述国家在中国特色社会福利和残障福利制度建设中的责任主体角色与国家行动议程。
引用
收藏
页码:136 / 146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34 条
[1]   我国残疾人服务体系的问题与对策 [J].
李友民 .
成都行政学院学报, 2010, (01) :77-81
[2]   从构建和谐社会看建立新型残疾人社会福利体系 [J].
胡建新 .
湖南商学院学报, 2010, 17 (01) :47-50
[3]   慈善、公益、保障、福利事业与国家职能角色的战略定位 [J].
刘继同 .
南京社会科学, 2010, (01) :90-96
[4]   国内残疾人社会保障研究述评 [J].
高圆圆 .
理论界, 2009, (11) :206-208
[5]   残疾人口致残原因及干预防控的社会对策 [J].
王晓峰 ;
冯玉双 .
医学与社会, 2009, (11) :33-34+39
[6]   中国残疾人口致残原因分析 [J].
崔斌 ;
陈功 ;
郑晓瑛 .
人口与发展, 2009, 15 (05) :51-56
[7]   新中国60年财政转型之研究 [J].
叶振鹏 ;
赵云旗 .
中国经济史研究, 2009, (03) :48-55
[8]   制度的实践逻辑:发达国家残疾人社会保障制度的比较研究及启示 [J].
韩央迪 .
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 (06) :89-93
[9]  
试析我国残疾人就业的主要模式[J]. 张杨,袁茵.南京特教学院学报. 2008(03)
[10]  
试析我国残疾人就业的主要模式[J]. 张杨,袁茵.南京特教学院学报. 2008 (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