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代黄河流域麦作发展的环境因素与技术影响

被引:12
作者
荆峰 [1 ]
惠富平 [2 ]
机构
[1] 陕西师范大学研究生教育学院
[2] 南京农业大学人文学院
关键词
冬小麦; 作物推广; 自然环境; 栽培技术; 汉代; 黄河流域;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K234 [汉(公元前206~公元220年)];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汉代冬小麦的推广与普及,具有自东向西的时空特点。麦作发展是区域自然环境与技术条件交互作用的结果,其中自然环境条件是影响汉代黄河流域冬麦普及过程的基本因素。不论是黄河下游地区冬麦种植的较早普及还是关中地区冬麦推广的迟滞,均首先与当地的自然环境有关。在黄河下游地区,人们利用冬麦的生长特性趋利避害,减少和防止河汛水患的影响,保障粮食生产,麦子得以广泛种植。在关中地区,干旱的困扰一度制约了冬麦的推广和普及。在自然因素推动下的汉代麦作推广与普及,促进了黄河流域抗旱耕作及粮食加工技术的发展,影响深远。
引用
收藏
页码:21 / 27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齐民要术校释.[M].(后魏)贾思勰著;缪启愉校释;.中国农业出版社.1998,
[2]  
尹湾汉墓简牍.[M].连云港市博物馆等编;.中华书局.1997,
[3]  
甲骨文农业资料考辨与研究.[M].彭邦炯著;.吉林文史出版社.1997,
[4]  
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史稿.[M].梁永勉主编;.农业出版社.1989,
[5]  
中国历代户口、田地、田赋统计.[M].梁方仲编著;.上海人民出版社.1980,
[6]  
中国农学史.[M].中国农业科学院南京农学院中国农业遗产研究室 编.科学出版社.1959,
[7]   两汉时期气候状况的历史学再考察 [J].
陈业新 .
历史研究, 2002, (04) :76-95+190
[8]   论两汉时代冬小麦在我国北方的推广普及 [J].
赵淑玲 ;
昌森 .
中国历史地理论丛, 1999, (02) :37-46+249-250
[9]   谷仓罐概述 [J].
陈定荣 .
农业考古, 1987, (02) :279-285
[10]   洛阳金谷园车站11号汉墓发掘简报 [J].
余扶危 ;
张剑 .
文物, 1983, (04) :15-28+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