坡地黑土有机碳分布特征与土壤碳损失量计算

被引:5
作者
方华军
杨学明
张晓平
梁爱珍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GreenhouseandProcessingCropsResearchCenter,AgricultureandAgri-FoodCanada,Harrow,Ontario,CanadaNRG研究员,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吉林长春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北京,吉林长春,吉林长春
关键词
土壤有机碳; (137)Cs; 飞灰; 坡耕地; 黑土;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153.6 [土壤成分];
学科分类号
0903 ; 090301 ;
摘要
利用飞灰和137Cs示踪技术,研究坡耕地黑土近100年来土壤再分布过程,校正农田土壤有机碳(SOC)的损失量.结果表明,坡上部位始终遭受侵蚀,坡脚沉积部位137Cs和飞灰分布深度分别达到30cm和60cm,而在坡足部位分别达到70cm和80cm,说明沉积区目前耕作层下截留了相当数量的有机碳.坡脚部位飞灰分布深度与原始埋藏层的表面正好吻合,表明研究区在蒸汽机车使用前已经被开垦.考虑土壤再分布累积在沉积区的SOC后,研究区沉积部位的SOC表现为大气CO2的局地碳汇,整个研究区SOC损失量远低于常规方法计算的结果.
引用
收藏
页码:81 / 84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1 条
[1]  
满铁史[M]. 中华书局 , 苏崇民 著, 19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