鳜和乌鳢最适温度的研究

被引:29
作者
刘家寿
崔奕波
刘建康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
[2] 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 武汉水利部、中国科学院水库渔业研究所
[3] 武汉
关键词
最适温度; 鳜; 乌鳢;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965 [各种鱼类养殖];
学科分类号
090801 ;
摘要
研究了体重 47 2— 5 4 0 2g的鳜和 45 0— 5 4 6 2g的乌鳢的最适摄食和生长温度。结果表明 ,鳜的最大摄食率随温度的上升而增大 ,在 2 5— 35℃之间形成“最适温度平台” ;低温 ( 1 0—2 5℃ )时 ,乌鳢的最大摄食率随温度的上升而增加 ,在 2 5— 30℃之间形成“最适温度平台” ,之后随温度的增加而下降 ;鳜的特定生长率随温度的增加而加快 ,在 2 5— 35℃形成“最适温度平台” ;乌鳢的特定生长率受体重和温度的交互影响。
引用
收藏
页码:433 / 437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南方鲇的最大摄食率及其与体重和温度的关系 [J].
谢小军 ;
孙儒泳 .
生态学报, 1992, (03) :225-231
[2]   鱼类生物能量学的理论与方法 [J].
崔奕波 .
水生生物学报, 1989, (04) :369-383
[3]   温度对罗非鱼生长的影响 [J].
孙儒泳 ;
张玉书 .
生态学报, 1982, (02) :181-188
[4]  
长江水系渔业资源[M]. - 海洋出版社 , 长江水系渔业资源调查协作组编, 1990
[5]  
Countergradient variation in growth rate: compensation for length of the growing season among Atlantic silversides from different latitudes[J] . David O. Conover,Teresa M. C. Present.Oecologia . 1990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