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座式单轨列车与轨道梁系统的动力响应分析

被引:21
作者
刘羽宇
葛玉梅
杨翊仁
机构
[1] 西南交通大学力学与工程学院
关键词
城市轨道交通; 跨座式; 独轨铁路; 车桥耦合; 竖向动力响应;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U232 [独轨铁路];
学科分类号
0814 ; 082301 ;
摘要
以重庆市跨座式单轨交通系统牛角沱至李子坝区段的预应力混凝土简支梁为研究对象,将每节车辆简化为6个自由度的动力系统,运用牛顿法建立考虑轮胎侧偏特性的跨座式单轨列车车辆的运动方程;用模态综合法建立轨道梁的运动微分方程;根据车辆和轨道梁的力协调条件,建立车辆与轨道梁动力相互作用的竖向耦合运动控制方程。采用Visual Fortan 6.5编制程序,研究不同车速、不同轨道不平顺条件下轨道梁和车辆的竖向动力响应。结果表明,车速及不同轨道不平顺条件对轨道梁挠度的影响较小,但对加速度影响较大;车体的竖向加速度随车速增大而增加,车速小于40 km.h-1时,不同的轨道不平顺激励对车体竖向加速度的影响较小,而当车速大于40 km.h-1时,则影响较大。
引用
收藏
页码:21 / 27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跨座式轻轨钢轨道梁静动力分析 [J].
李晓斌 ;
蒲黔辉 ;
杨永清 .
世界桥梁, 2007, (03) :48-50
[2]   跨座式单轨交通系统动力学问题研究 [J].
邢佶慧 ;
宋月箫 ;
杨庆山 .
科学技术与工程, 2007, (11) :2724-2726
[3]   跨坐式独轨车辆动力学模型及仿真 [J].
任利惠 ;
周劲松 ;
沈钢 .
中国铁道科学, 2004, (05) :28-34
[4]   ALWAG型跨座式独轨转向架分析 [J].
许智国 ;
程祖国 .
铁道车辆, 2000, (S1) :122-124+1
[5]  
车辆与结构动力相互作用.[M].夏禾;张楠著;.科学出版社.2005,
[6]  
汽车系统动力学.[M].喻凡;林逸编著;.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
[7]  
汽车理论.[M].余志生主编;.机械工业出版社.2000,
[8]  
汽车轮胎学.[M].庄继德著;.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