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数字化贫困自我归因分析及启示——来自皖甘津的田野调查

被引:49
作者
闫慧
闫希敏
机构
[1] 南开大学商学院信息资源管理系
关键词
社群信息学; 数字化贫困; 数字不平等; 数字鸿沟; 自我归因; 数字化脱贫;
D O I
10.13530/j.cnki.jlis.140022
中图分类号
D422.7 [农民生活状况];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本文通过对安徽东至县、甘肃天祝县和天津静海县农村数字化贫困田野研究的访谈文本数据进行扎根理论研究,归纳出中国农村居民数字化贫困的常见归因类型:数字化能力、数字化努力、数字化情境和社会支持。数字化能力的缺失归纳为四种情况:数字化生理能力、数字化经济能力、数字化心理能力和数字化素养的缺失,这四种能力的缺失组合起来形成了数字化能力贫困的不同情形。数字化努力包含投入到数字化行为中的时间及基于此积累的使用经验。数字化情境是数字化贫困个体所处的信息基础设施、社会规范(风俗习惯、道德规范及传统认知)和运气。社会支持是数字化贫困个体从社会关系和社会机构中获得的物质支持与情感支持。本文构建了农村居民数字化脱贫动态模型,并有针对性地提出数字化脱贫策略。
引用
收藏
页码:68 / 81
页数:14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农村居民跨越偶现式数字鸿沟过程中社会资本的价值——天津静海田野调查报告 [J].
王明 ;
闫慧 .
中国图书馆学报, 2013, 39 (05) :39-49
[2]  
动机心理学[M]. 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 HerbertL.Petri, 2005
[3]  
北京市数字鸿沟研究报告[M]. 中国发展出版社 , 北京市信息化工作办公室组织编写, 2005
[4]  
信息的富有与贫乏[M]. 上海三联书店 , 谢俊贵著, 2004
[5]  
Virtual inequality:Beyond the digital divide .2 Mossberger,K,Tolbert,C.J,Stansbury,M. Georgetown University Press . 2003
[6]  
Digital inequalities in Eastern Canada .2 Rideout V. Canadian Journal of Information and LibraryScience . 2003